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难点25 中国的河流-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全国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3-10-03 10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如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白的足迹多在(     
A.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B.我国内流区
C.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D.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
2.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渝州即现在的重庆),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下游B.长江中上游
C.淮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
2023-01-27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联盟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外流河水量季节变化大,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气温D.降水
4.夏季,长江中下游常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凌汛B.洪灾C.沙尘暴D.地上河
5.与长江相比,黄河(     
A.汛期更长B.有结冰期C.含沙量小D.水量更大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读我国四条河流干流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四条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四条河流中,最终注入太平洋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长江下游美称为(     
A.“黄金水道”B.“九曲回肠”C.“水能宝库”D.“地上河”
9.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我国旱地和草地的分界线
C.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下图为长江流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巴颜喀拉山B.湖口以下河段流域变宽
C.著名的三峡位于长江的上游D.注入渤海
11.长江上游与其他河段相比水能更丰富,主要原因是(     
A.落差小,流速慢B.落差大,流速快C.流速慢,含沙量大D.流量大
12.图中阴影地区森林破坏造成的影响是(     
A.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B.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
C.长江中游的含沙量增大D.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
2023-01-06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长江(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北麓B.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C.支流分列东西,汇入干流D.干流流经华北平原
14.长江水系水电站主要分布在(     
A.上游地区B.中游地区C.下游地区D.中下游地区
15.长江航运能力强、航运价值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②落差大,水流速度快
③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④城市多,运输需求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甲河段多发洪涝灾害。下面框图呈现了该河段洪涝灾害的成因,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A.①快       ②流失       ③均匀B.①快       ②淤积       ③不均匀
C.①慢       ②流失       ③均匀D.①慢       ②淤积       ③不均匀
17.治理甲河段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②裁弯取直,加速洪水下泄
③禁排污水,减少污染                                 ④加固大堤,约束洪水外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03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图1为黄河流域及千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统计图,图2为“地上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1989一2015年与1989年以前相比,各站输沙量描述正确的是(     
A.小浪底站一直最大B.各站中利津站减少量最大
C.头道拐站一直最少D.兰州站越来越多
19.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A.I地区B.Ⅱ地区C.Ⅲ地区D.Ⅳ地区
20.“地上河”的现象出现在(     
A.兰州站以上河段B.兰州站与头道拐站之间
C.头道拐站与小浪底站之间D.小浪底站与利津站之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