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中 2023-11-03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某中学设计路线图,利用假期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线路③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划正确的是(     
A.赣、鄂、豫、晋、京B.湘、鄂、豫、冀、京
C.湘、鄂、豫、晋、京D.赣、鄂、皖、鲁、京
2.“穿过茫茫林海,见到辽阔草原,正遇那达慕大会,往西正如王维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参观航天基地,再往西北左手雪山右手盆地,葡萄挂满枝头”,研学队员描述的是图中(     
A.①线路B.②线路C.③线路D.④线路
3.造成上题所述线路自然景观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D.地势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下图是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纪念邮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邮票中四种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其流行地搭配最合理的是(     
A.①—西藏B.②—贵州C.③—广东D.④—福建
5.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那达慕大会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B.有55个少数民族,黎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C.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2023-11-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博台线”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一线)垂直,是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的渐变线。如图示意两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为界,呈“东密西疏”分布,其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习俗的差异D.人口政策的差异
7.沿“博台线”从西北至东南(     
A.气温的年较差增大B.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C.河流汛期越来越短D.由森林过渡到草原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各类地形中,我国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山地B.平原C.高原D.盆地
9.图中信息表明的我国地形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D.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赶花人”指的是逐花而居的蜂农。他们为了采到合适的蜂蜜,带着蜜蜂往花开的地方赶。图是“四川泸县某养蜂人制定的放蜂采蜜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造成图中各地放蜂时间差异的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11.6月底进入湟源时,发现当地月平均气温不足18℃,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A.纬度高B.海拔高C.阴天多D.距海远
12.在赶花阶段,养蜂人在通江和宝鸡之间穿越了我国著名的地理分界线秦岭,请判断通江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2021-09-06更新 | 780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水经注》卷--河水“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禁民勿复引河”完成下面小题。

13.以上材料中描述的是我国的哪条河(     
A.长江B.黄河C.珠江D.淮河
14.导致该河“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雨季多暴雨B.土质疏松C.河流落差小D.植被稀少
15.“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大量引河水灌溉导致该河不能通航的是因为(     
A.流量减少,滩多水浅B.引水工程易阻塞河道
C.河流落差大,流速快D.位于上游,河谷太深
16.“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三月该河堵塞甚至决堤的原因是(     
A.正值雨季,降水量大B.流冰阻塞,河水陡涨
C.冰川融化,融水量大D.泥沙淤积,堵塞河道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如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三峡工程所在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A.河流自西向东流B.河流流域面积广
C.对电能的需求量大D.河流落差与流量大
18.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甲处河段发展航运的优势是(     
①结冰期短②河流汛期长③径流量大④河道宽、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甲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是(     
A.气候变暖,高原湿地消失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用水不当,土地荒漠化D.工业密集,水污染多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