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三次月考卷01(湘教版八上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全国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3-12-09 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她的轮廓犹如昂首高歌的雄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从疆域位置看,我国(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海陆兼备,地跨欧亚
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与俄罗斯隔海相望
2.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我国(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冬季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岛树木葱郁
C.乌苏里江金色阳光时,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D.华北平原麦花飘香时,天山脚下牛羊成群
3.下列关于我国位置优越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向印度洋倾斜利于湿润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形成大量降水,水能资源丰富
②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可以与中亚、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
③临近海洋,能与同在太平洋东岸的东南亚各国实现贸易互通
④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1-30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次月考卷01(湘教版八上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读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的人口分布差异图(图1)和近十年我国人口变化统计图(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和该地区人口比重大的主要人文原因是(     
A.东北地区文化多元B.东部地区经济发达C.西部地区民族众多D.中部地区历史悠久
5.近十年我国人口变化趋势是(     
A.人口数量不断减少B.2012年人口数量最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下降D.2015年自然增长率最低
6.国家为应对人口的变化趋势,现阶段采取的措施是(     
A.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B.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C.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D.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对联,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对联:“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下联:茅台赤水,苗寨黔山黄果树”。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7.这幅对联对应的两个省区是(     
A.湖北、山西B.内蒙古自治区、贵州
C.云南、西藏自治区D.青海、广西壮族自治区
8.下图中与上述对联包含的少数民族风俗节日正确的是(     
A.手鼓舞、摔跤B.摔跤、芦笙节
C.孔雀舞、手鼓舞D.手鼓舞、芦笙节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中国的地形壮丽多姿,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绕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构成了中国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景观。读图1“五种地形比例图”和图2“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读图1,五种地形类型中占全国土地面积最多和最少的是(     
A.高原和平原B.盆地和山地C.丘陵和高原D.山地和丘陵
10.下列语句中能够体现出上图2所示的含义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B.春来江水绿如蓝C.一江春水向东流D.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11.有人提出到青藏高原旅游,宜采用“渐进一阶梯”模式,其目的为了(     
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B.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图为长江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长江之歌》歌词中“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A.巴颜喀拉山脉、渤海B.唐古拉山脉、东海C.唐古拉山脉、黄海D.昆仑山脉、渤海
13.下列属于支流①水文特征的是(     
A.有结冰期B.含沙量大C.水量丰富D.夏季枯水期
14.有关该河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B.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C.宜宾、湖口是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D.长江因其强大的通航能力,被称为“黄金水道”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其中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读我国近三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202020212022
发电量(亿千瓦时)2.222.482.7
15.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     
A.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发电B.分别利用风能和太阳能
C.均可以全年全天候发电D.可满足全国的用电需求
16.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变化及其生态效益是(     
A.递增,减少非可再生能源使用B.递增,利于对外大量出口电力
C.递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不变,有利于美化自然环境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与中线相比,东线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B.沿线地势平坦,土质疏松
C.地势由南向北降低D.距离较近,路线短
18.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A.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B.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C.缓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D.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3年11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在深圳举办,海洋牧场经济备受关注。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下图是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据图和所学知识,我国内海和第一大岛搭配正确的是(     
A.渤海海南岛B.台湾海峡海南岛C.渤海山东半岛D.琼州海峡台湾岛
20.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1.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①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     
①不断扩大海产养殖规模
②提高海产品产量与质量,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③增加海产养殖从业人员就业岗位
④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以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1-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次月考卷01(湘教版八上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