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单元测试·达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
全国 八年级 单元测试 2024-03-07 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判断其中是真的是(     
A.①③区域划分的依据是地势B.②区域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C.③区域的农作物一年收获三次D.④区域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⑤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秦岭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阻挡了南方暖湿气流北上和北方干冷气流南下,使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古人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图为秦岭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有关“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说法正确的是(     
A.“马头”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马尾”指秦岭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马头”指秦岭以南,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D.“马尾”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4.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④⑤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结合四大地理区域(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观最常见于(     
A.甲B.乙C.丙D.丁
6.甲、乙两地区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B.民族分布C.人口疏密D.气候因素
7.下列有关浙江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②农田多为水田,水稻种植普遍 ③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 ④目前水运仍然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我国重要地理界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对图中我国重要地理界线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①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B.②线的起止点分别为黑龙江漠河和云南腾冲
C.③线是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④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9.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中,西北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A.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接近B.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吻合
C.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D.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重合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下图是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乙地区和甲地区相比,占优势的有(     
A.土地面积B.人口
C.水资源总量D.耕地面积
11.由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可知(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主要种植喜热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C.乙地区主要为湿润地区和亚热带
D.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名校

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及“河流流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气候湿热,全年多雨
C.地势西高东低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3.关于图中河流特征的推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含沙量很大B.a曲线反映了③河段流量变化特点
C.无结冰期D.a曲线反映了④河段流量变化特点
14.对图中植被和农田的推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植被常绿B.①②两地植被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
C.农田以水田为主D.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
2024-03-05更新 | 34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单元测试·达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川藏铁路是一条连接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的快速铁路,是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读图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川藏铁路经过下列地形区中的(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东南丘陵D.青藏高原
16.下列对川藏铁路沿线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潮汐能资源丰富B.跨越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
C.区域内分布有大片热带沙漠D.河流都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17.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列对该地区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合理的是(     
A.建立三江源的自然保护区B.大力开发天然草场发展畜牧业
C.大量引用湖泊水灌溉农田D.开采当地的砂金增加经济收入
2024-02-17更新 | 365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