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认识省内区域 > 三江源地区 > 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三江源地区的地形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1 题号:1083875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历史上水草丰美、生物多样、湖泊众多、生态良好。上世纪末,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下降,湖泊减少、冰川萎缩、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下图是青藏地区示意图。



(1)青藏地区气候冬寒夏凉,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不足,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如南部的________谷地和东部的湟水谷地。
(2)青藏地区高山草甸分布广泛,是我国的_________牧区,畜种有_________、藏绵羊等。
(3)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____省南部,是长江、________________的源区,三江源头最初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
(4)在三江源地区,可采取哪些措施遏制生态环境恶化: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020·四川雅安·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该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


(1)三江源位于_________(地形区),农业部门以_________业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农业部门以_________业为主。
(2)三江源地区的环境恶化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将对一体化的推进起到重大作用。结合上图,列举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四个自然条件。
(4)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至少写出2条)
(5)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交通条件。
2020-04-28更新 | 62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考新考法项目式学习为了解我国高原湿地——三江源的现状,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以“保护中华水塔”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项目主题保护“中华水塔”

任务一收集资料

资料一:三江源平均海拔3500米~4800米,冰川广布,河流源头湖泊、沼泽众多,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资料二:三江源曾水草丰美,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河湖、湿地缩小、干涸,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和过度捕猎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资料三:三江源位置示意图

(1)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的地势阶梯和地形区。
(2)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及其简称。
(3)说出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所指代的河流。

任务二探究分析

(4)根据资料一,简述三江源湿地的重要作用。
(5)分析三江源湿地广布的原因。
(6)根据资料二,归纳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任务三成果展示

(7)三江源地区具备生态、环境、经济效益,请你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023-10-08更新 | 83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三江源、三江平原的分布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


(1)“三江源”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____,这三条河流源头的水源补给形式主要来自____
(2)“三江平原”位于我国的____省,三江汇入黑龙江后流到了邻国A____
(3)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里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____
(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出现了冰川萎缩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
(5)近年来,国家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又变“北大仓”为“北大荒”,主要原因是____。
A.耕地减少,黑土贫瘠B.生产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C.我国粮食产量过剩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2022-05-27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