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地球和地图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 昼夜更替的成因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12665939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的更替
C.四季的更替D.温度带的形成
2.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B.地球仪上,北极指向南
C.此时,光线直射南半球D.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3.P点此时正处在(     
A.日出时刻B.中午时刻C.日落时刻D.午夜时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电影《流浪地球》中描述:人类计划在北半球大陆上建造一万两千台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然后逃离太阳系。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北极上空看顺时针
2.电影场景中,地球已停止自转,且人物对话中提到“我们即将进入到永久夜半球”。这说明(     
A.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B.停止自转,昼夜交替周期仍为24小时
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D.停止自转,昼夜更替现象将不存在
3.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现象的地点在(     
A.南极B.北极C.赤道D.本初子午线
2023-11-24更新 | 1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找新家园的故事。下图为地球和木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毛泽东曾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1里等于0.5千米),诗句中的“地”准确地说,是指(     
A.本初子午线B.南极点C.赤道D.南北回归线
2.地球要实现“流浪”共分为五步。第一步被称为地球的刹车时代,也就是要在地球上建造一万座转向发动机,迫使地球停止围绕自身的转动,即(     
A.自转—自转的中心是地轴B.公转—公转的中心是太阳
C.自转—自转的中心是太阳D.公转—公转的中心是地轴
3.电影场景中,地球已停止自转,对话中提到:“我们即将进入到永久夜半球”,说明(     
A.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B.停止自转,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
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D.停止自转,昼夜之分现象依然存在
2023-10-10更新 | 2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2.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地球的公转方向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图中四城市昼最短的是(     
A.北京B.东京C.雅加达D.悉尼
2020-11-06更新 | 2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