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认识省内区域 > 三江源地区 > 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三江源地区的水系
题型: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 题号:13053318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自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设立以来,保护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一定成效,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柴达木盆地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表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

林地

水面

非农业用地

荒地

占总用地比例%

0.19

46.64

2.86

0.66

0.06

49.56

(1)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________________三条河流的源地的在总称,它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地区。
(2)柴达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业为主。
(3)青海湖流域内最大河流是布哈河,该河属于__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4)写出为了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所应采取的措施(一条即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2)河流和地形区: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高原;⑥____盆地。
(3)F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____地区。
2024-03-26更新 | 11次组卷
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从我国十个国家公园试点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我国(     
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四川省
(2)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区是____________三条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3)三江源地区的河流一年之中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是(     
A.1月B.4月C.7月D.12月
(4)从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的地形区可知,当地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暖湿B.高寒C.干旱D.炎热
(5)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旅行时,车窗外经常出现的景观是(     
A.牦牛信步眺望雪山B.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
C.水乡泽国稻花飘香D.茫茫林海间雪花飞舞
(6)可可西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西部区域,这里拥有的野生动物230多种。可可西里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的原因是(     
A.气候寒冷,缺少天敌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地,人迹罕至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7)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最重要意义是(     
A.发展旅游经济B.增加财政收入C.解决藏民就业D.保护生态环境
2023-08-07更新 | 37次组卷
解答题 | 较易 (0.85)
真题
【推荐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多年来,黄河流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源头活水,成就大河奔流】

材料一:图1示意玛曲县的牧场和固沙的草方格,图2示意黄河流域水系。

   

材料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甘肃省玛曲县,曾经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现在的玛曲县草原、沼泽广布,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以不足黄河5%的流域面积,贡献了20%的水资源量。

(1)青海省____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黄河正是以这里为起点,万涓成水。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玛曲县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至少两条)
【中游治沙,实现沙退水清】

材料三:陕西榆林由“沙漠之城”转变为“绿色之城”,成为首个沙区森林城市。图3示意陕西榆林地区气候资料,图4示意陕西榆林地区2010年、2021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3)据图4,简述榆林地区.2010-2021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总结生态好转的成功经验。
(4)据图2、图3和图4,分析榆林地区生态治理后,黄河榆林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大河之洲,描绘生态画卷】

材料四:2021年山东省在黄河口创建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进行生态补水,关停油井,腾出空间,黄河三角洲变为生物天堂。在此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6种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们收入可观。

(5)据材料四,分析山东省在黄河口建设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补充完善以下框图内容。

   

____________
2023-09-22更新 | 1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