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极地地区 >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2022年10月26日上午,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启程,将在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沿线开展冰雪环境监测,天文观测。图为“南极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分布示意(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最冷的地区B.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C.动物有海豹、鲸、鸟类和鱼类D.南极暖季时间为每年的12月~次年4月
3.极地地区是“地球的最后一片净土”,科考人员在极地地区科考时,下列做法合适的(     
A.大规模植树造林B.和平使用,遵守《南极条约》
C.随意丢弃垃圾D.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
2023-06-22更新 | 2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第新1站页正式选址奠基。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置最靠南的是(     
A.长城站B.东方站C.和平站D.昆仑站
2.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     
A.东北方法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3.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B.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
C.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
D.南极洲年降水量极少,淡水资源缺乏
4.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极地地区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重视,在开发利用南极地区时,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垃圾要烧掉或深埋在雪地中B.大规模开采矿产C.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保护义务D.禁止去南极考察
2022-09-26更新 | 2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介绍,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雪龙”号分别于2019年10月9日、10月22日从上海出发,历时198天,冰区航行4900海里,顺利完成业务化观测、考察站基本建设、“绿色考察”等四项任务在内的南极考察的所有任务,于2020年4月23日上午,回到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读图“南极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科学考察船在南极地区实施科考的时间选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进行,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A.地质灾害相对较少B.生物活动比较活跃C.能提供丰富淡水资源D.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
2.南极科考必须使用破冰船才能到达南极大陆,原因是南极地区(     
A.海拔高,气温低B.纬度高,气候寒冷
C.此时为最寒冷时期D.降水以降雪形式降下
3.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风力最强的地区B.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C.动物有海豹、鲸、鸟类和鱼类D.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4.目前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考察站,长城站的经纬度大致为(     
A.北纬58°38’、西经61°49'B.南纬66°34’、东经64°07’
C.南纬62°13'、西经58°58’D.北纬61°19’、东经120°26'
5.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关于南极科考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于研究北极熊的习性B.利于研究气候变化
C.便于利用南极的资源D.便于将来定居南极
2022-08-29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