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陆地和海洋 > 海陆的变迁 > 板块构造学说 >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4766987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9月28日下午,印度尼西亚发生了里氏7.4级地震,地震还引发了海啸,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毁。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A.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
B.印度尼西亚不位于环太平洋沿岸地震带上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
2.中国主要位于哪个板块(     
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D.非洲板块
3.喜马拉雅山脉高度增加是(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C.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D.该现象可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珠峰在碰撞前沿,不仅整体上每年向东北方向移动3厘米左右,而且在垂直方向上整个珠峰地区每年隆升4毫米左右”。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克服各种困难顺利登顶,测得珠穆朗玛峰高程最新数据。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为8848.86米。阅读材料及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攀登者”们在珠峰顶曾发现了海螺化石,这说明喜马拉雅山脉海陆变迁过程是(     
A.海洋变成陆地B.陆地变成海洋
C.一直是陆地D.没有证据
2.珠穆朗玛峰向垂直方向隆起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互相挤压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互相挤压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互相挤压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互相挤压
2022-12-02更新 | 1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地质学家考察发现,从喜马拉雅山中部往北分布着生活在古生代的三叶虫、海百合和鹦鹉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产生这种“沧海桑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变动B.海平面的上升
C.海平面的下降D.人类活动
2.能解释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学说是(     
A.大陆漂移学说B.海底扩张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D.地质力学学说
2023-07-15更新 | 2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宣布,地处中尼边境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其最新高度确定为8848.86米.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喜马拉雅山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形成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形成
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鱼类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现象说明了(     
A.当地人生活中遗留下来的
B.鱼类早期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C.地球上处处有化石
D.喜马拉雅山所在地区曾经是海洋
2021-02-08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