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题型: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1 题号:16703079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如图为农业生产场景及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④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其对应景观为____(填代号),该区域以____(地形类型)为主,海拔____,气温____,以____(农业类型)为主,其典型牲畜有____等。其界线大致通过____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图中③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该地区距海较____,海上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年降水量____,冬寒夏热,温差大。
(3)图中①、②两地的分界线大致通过秦岭﹣﹣____(河流)一线。该线以北年降水量在____mm以下,是____(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饮食主要以____(面食/米饭)为主。该线以南降水量较大,河湖众多,图乙是该地区____(农业部门)大丰收的景象。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资料并读下图,完成问题。

我国疆域辽阔,东西横跨约5200千米,南北纵贯5500千米,包括了从沿海到内陆、从温带到热带各种自然景观,由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生产与生活习俗。



(1)C、D两区域的分界线既与我国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又与____年等降水量线吻合,则此线南北两侧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
(2)C、D两区域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
(3)B区域气候特征为_____,农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其原因是_____;该区域生产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
(4)下列景观图与所在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D                 B.②—A                  C.③—B                  D.④—C                                
(5)b与a所处的纬度大体相当,但7月份平均气温b比a低20℃,其原因是_____
(6)家住北京的莹莹暑假乘火车去香港旅游,她乘坐_____铁路线的火车一路南下。到达目的地后,莹莹将沿途曾看到的景观边回忆边整理。下面是她整理的记录:
“ ……①金灿灿的麦田一望无际; ……②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 ③ 雪山连绵,牦牛成群;……④鱼米之乡,河网密布。”你认为她的记录中可信的是_____(填序号)
2021-04-24更新 | 50次组卷
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地区,B:_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
(2)我国B地区和C地区的分界线①是______(山脉)、②是______(河流),该线以北的农田类型主要是______地。
(3)在C地区,黄河中游含沙量急剧增加,原因是中游流经______高原。
(4)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区域位于图中 ______区域(填字母),该域草场广布,农业部门以______ 为主,该区域有我国四大牧区中的 ______牧区和内蒙古牧区。
(5)“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著名的诗句是我国______ 区域(填字母)冬季景观的真实写照。 ______(填工业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该区域耕地多为 ______(填旱地或水田),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 。该区域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______ (填地形区)。
2024-05-20更新 | 18次组卷
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某山脉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此山东西走向,长约1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它的主峰海拔为3767米。此山以北树木冬季落叶,山南树木大多常绿。山北人们以面食为主,山南的人们以大米为主。


(1)该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
(2)该山脉南北两侧地理差异表现在(      )。(选择填空)
A. 以北河流结冰期长,以南结冰期短             B. 以北是水田,以南是旱地
C. 以北是温带地区,以南是热带地区             D. 以北是落叶林,以南是常绿林
(3)图中位于A区域的省级行政区有下图中的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其简称是_________;还有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其省级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差异显著。读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 A区域到B区域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 A区域到C区域由畜牧业为主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 C区域到D区域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 B区域到D区域人类活动差异明显

资料2:“在一些平原地带,人们找不到开窑的山坡,于是发明了另类的窑洞——地坑院。修建地坑院时,人们先在平地上挖出方形的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挖出窑洞。大多数人家的院中会栽一棵树,树冠冒出地面,以防外人不小心掉进地坑……”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左图是渭河流域示意图,右图是陕西省咸阳市附近地坑院景观。


(5)读左图,地坑院分布在___________(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地形区名称)。该地区适宜建地坑院的自然原因有(      )(双项选择)
A. 防寒避暑,冬暖夏凉             B. 土层深厚,不易坍塌
C.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D. 全年降水量较少
2018-12-29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