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河流和湖泊 > 我国以外流河为主 > 外流河、内流河及其分布、举例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29 题号:16882196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历史上,大运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以“漕运”著名。目前,山东济宁以南的河段可以季节性通航或全年通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向华北平原供水。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和右图大运河“漕运”画作


(1)写出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依次连接的五大水系。说明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主要作用。
(2)分析京杭大运河南方河段全年通航的原因,补充下列图表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的优势。

材料二: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首次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线通水。实现全线通水后,从大运河引水灌溉,将置换用来灌溉北方约60万亩耕地的地下水;大运河向途经的河道补水总长达到1230公里,补水河道周边地下水水位能够回升或保持稳定;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有水河道长度增加约112公里,改善了运河水资源条件,促进了运河生态环境复苏。

(4)仿照示例,结合资料补充例证,说明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通水后的意义。
示例:大运河引水灌溉,沿岸减少开采地下水。
①大运河向途经的河道补水,_________
②大运河有水河道长度增加,_________
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24]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和图,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材部分来自川、湘、赣等地。所伐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再沿运河北上。部分石料来自太行山,那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井”,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北京。


(1)部分木材来自川、湘、赣,图中数码①、②代表湖北省的是______;从气候和地形分析四川多林木的原因:________
(2)部分石料来自太行山,图中数码③、④代表太行山的是______。太行山是______和华北平原(地形区)的分界山脉。
(3)巨木“顺江而下”的“江”指的是____。这条河流不光能漂流木材,还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请从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说明原因。(至少选择两方面答题)________
(4)“沿运河北上”的“运河”是指____
(5)据材料所知,“旱船载石”的方法应该在什么季节使用,其原因是什么______
2023-12-27更新 | 10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如图为油菜花开日期等值线图,线端数字表示该线经过地区的油菜花开日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乙地夏季多发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2)河流丙是_______,河流丁是_______
(3)乙地油菜开花日期在_______日和_______日之间。
(4)我国南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
(5)甲地油菜开花的时间较乙地早,主要是因为________
2019-12-13更新 | 85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材料,运用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料部分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所伐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附近,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汉白玉石料主要来自太行山区,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北京。

材料二“中国局部地图”。



(1)北京位于____(地形区)的西北角,该地形区的耕地类型为____,油料作物主要有____
(2)请写出巨木运输途中所利用的两条江河的名称:“顺江而下”的“江”指的是____,“沿运河北上”的“运河”指的是____
(3)我国南方传统的运输方式是水运,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降水____(多/少),属于____(干湿地区);水运也是主要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其优势是____
(4)据材料知:旱船载石的方法应该在____(季节)使用,原因是____
2024-01-08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