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农业 >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 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南北差异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9030175

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我国的“农业气候历”。读图,结合与之相关的农谚,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反映了“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稻田耕作景象,该景象多发生在我国的(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关中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地作物熟制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三熟C.两年三熟D.一年两熟到三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     
A.海拔较低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2.图中①地主要农作物与耕作熟制最有可能为(     
A.小麦、油菜一年一熟B.水稻、甘蔗两年三熟
C.小麦、棉花两年三熟D.水稻、花生一年两熟
2020-10-28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不稳定、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区域不同,形态不同”,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与养殖业;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下图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B.小麦C.青稞D.甘蔗
2.甲与乙农作物的分界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关于该线的地理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B.北方旱地耕作区和南方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C.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段一致D.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3.未来农业发展形态中,属于畜牧业的是(     
A.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B.现代设施园艺业
C.大田种植业D.休闲观光农业
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未来农业形态与分布地区搭配不合理的是(     
A.休闲观光农业——交通便利的农村B.现代设施园艺业——大城市的郊区
C.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山地、丘陵地区D.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丘陵、高原地区
2023-07-15更新 | 4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如图为“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A.亚热带B.暖温带C.中温带D.寒温带
2.冬小麦主产区的熟制是(     
A.一年三熟B.一年两熟C.两年三熟D.一年一熟
3.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A.纬度、土壤B.纬度、地形C.海陆、地形D.海陆、土壤
2024-01-31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