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居民与聚落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聚落与环境 > 聚落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35 题号:19212561

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郑国渠长达15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自流灌溉系统,灌溉渭河以北农田。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工程申请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图示意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郑国渠(     
A.水自西南向东北流B.水流清澈C.落差约510米D.位于南方地区
2.图示区域范围中部城市集中,因为这里是该区域中(     
①交通最便利的地区②地势最低平的地区③水源最充足的地区④景点分布最多地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1】下图为某旅游者拍摄的聚落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聚落属于(       
A.旅游城市B.农村C.渔村D.牧村
2.与该聚落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A.草场资源丰富B.地势平坦C.气候湿润D.河网密布
2020-02-19更新 | 10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亚洲国家斯里兰卡人民依托小流域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聚落是(     
A.农村B.牧村C.工业城市D.商业城市
2.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水源C.交通D.科技
3.该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为了(     
A.提高当地经济收入B.保持原始的劳作方式C.留存人类璀璨文化D.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
2022-02-20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各种形式的场所
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D.聚落的形成与交通密切相关
2.“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城市,“阡陌交通”B.乡村,“屋舍俨然”
C.城市,“土地平旷”D.乡村,“良田美池”
3.一般来讲,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①水源充足②交通便利
③气候温暖湿润④工业发达
⑤地形平坦⑥自然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⑥D.①③⑤⑥
2022-02-20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