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认识省际区域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0 题号:19337162

2023年4月19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港珠澳大桥连通的香港、珠海、澳门三地描述,正确的是(     
A.都地处珠江口西岸,是我国外向型产业密集区
B.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易受台风侵袭
C.都以出口贸易为支柱产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区
D.都有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生活中居民多用闽南语
2.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     
①加强了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通行效率
②促进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人员的交流和经贸往来
③提高了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④推进了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2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大桥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船只的通行往来。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台风B.暴雪C.凌汛D.沙尘暴
2.港珠澳大桥中部 A 处建设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加大桥面面积B.观赏海底景观
C.便于轮船通行D.节省建筑材料
3.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
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香港在城市建设中采取“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地)两种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建筑水平高B.海景秀丽C.人多地少D.资金充足
2020-11-09更新 | 3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珠江三角洲区域形成外向型经济的主要条件是
A.四季如春,气候宜人B.资源丰富,鱼米之乡
C.矿产富饶,工业发达D.政策优惠,对外开放
2018-05-27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广东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要求各城市新开工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广东省要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流、湖泊稀少B.地震活动频繁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地形起伏较大
2.为了雨季不再“看海”,广东省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举措有(     
①屋顶绿化 ②铺装透水砖 ③保护森林,增加绿地 ④提高水价 ⑤家庭节约用水 ⑥增加湿地和水域面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①②④⑤D.③④⑤⑥
2020-08-15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