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认识省际区域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 川西高原山地的气候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9 题号:19472874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句诗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主题一:祖国领土

(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句话中的海峡是指①____海峡。
(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许多小岛。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区②是____(省级行政区全称),岛屿③是____岛。

主题二:情系大陆

读图1“台湾的主要贸易对象的贸易占比”、图2“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依存度”和图3“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图3

(3)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台湾出口的主要产品是____
A.纺织服饰、高档家具、化工产品等
B.初级农副产品
C.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等高新技术产品
D.水果、优质大米等农产品
(4)20世纪50年代,出口的产品中有一种与台湾最著名的树种——____有关。
(5)家住西昌的张明同学邀请台湾朋友来凉山州游玩,为了让台湾朋友做好出行准备,张明需要收集凉山州的相关地理信息资料,请同学们帮张明完善下列信息资料。
凉山州位于____省西南部,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气候特点是____。暑假期间,凉山州彝族同胞最盛大的民族节庆是____节。
(6)下列旅游景点位于凉山州的是____。
A.日月潭B.杭州西湖C.邛海D.黄山
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形成系统的地理概念,锻炼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为黄土高原和川渝地区区域示意图,结合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气候、河流是区域认知中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上图信息,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河流
区域名称相同点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
黄土高原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________光照更充足,大陆性强外流河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川渝地区以盆地、丘陵为主________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区域的自然环境,造就区域的人文特色。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列举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川渝地区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物产富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列举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至少两条);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川渝地区主要的优势能源有____
2023-04-26更新 | 86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G213国道是世界级风景之路,起点为策克,终点为磨憨,全程4136千米。左图示意成都气候资料统计,右图示意G213国道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G213国道大致依次经过内蒙古、甘、青、____________等五个省级行政区(填省级行政区简称)。
(2)策克——若尔盖段翻越______(山脉)进入青海省,该省的农业部门以______为主。
(3)若尔盖——沐川段,途经的成都市正在启动大数据中心建设。大数据中心需消耗大量电力为服务器降温;大数据存储需要洁净的空气。读图分析成都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
(4)沐川——磨憨段,途经景洪可能邂逅______(野生动物)。到达终点磨憨口岸,可与______(邻国)进行贸易往来。
2023-02-14更新 | 108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用地理视角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图(甲),西南地区局部图(乙)



(1)在两图所示地区中,乙发展经济更具有的优势是______(填字母)。
A.科技水平高B.丰富的水能资源C.便利的交通D.广阔的市场

(2)乙图中①河段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川藏铁路的建设难度将大于青藏铁路,而被誉为第二条“天路”,试分析建设川藏铁路主要面临哪些困难______。(一点即可)
(3)河流对区域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长江对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至少两条)。
(4)与东北林区相比,乙图中①附近树种更加丰富,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其树种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
(5)乙图中②、③两地都有水稻的种植,品质更好的是______地,试分析原因______(不少于2点)。
(6)近几年,甲乙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互惠互利,甲地在合作中提供哪些支持?______(一点即可)。随着经济的发展,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条件是______
2024-02-06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