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极地地区 >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9984651

2023年4月,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结束。30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5个科学考察站,并单独或联合设立了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取得许多重大成果。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昆仑站被认定为地球表面最佳天文观测地点,原因是(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②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
③极昼期较长,可连续观测④人类活动少,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极少
⑤四季分明,观测结果研究价值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3④⑤D.②③④⑤
2.我国科考队多选择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主要是因为此时南极(     
A.气候干燥,降水较少B.地质灾害少
C.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D.动物活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下列有关该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
B.该地区的典型动物是北极熊
C.图中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D.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2.为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大建居民点,向南极地区大量移民B.大力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
C.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D.扩大规模捕鲸、企鹅等动物
2022-07-06更新 | 2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的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已经利用温室大棚成功种植出了黄瓜、生菜等蔬菜。下图是南极地区我国科考站分布图和长城站的“南极温室”种菜大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鲜蔬菜曾是南极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主要因为南极地区(     
A.降水多,冰川覆盖面积大B.纬度高,气候酷寒
C.暖季有暴雨、大风等自然灾害D.海拔高,大气中氧气含量较低
2.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期是(     
A.12月一次年2月B.4月一6月C.7月—8月D.9月一10月
3.下列做法利于保护极地地区环境的是(     
A.把污染较严重的企业迁入极地地区B.大力开采油气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C.大量捕捞海洋生物,发展食品加工D.科考队和游客产生的垃圾集中处理
2023-05-06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温暖湿润B.严寒大风C.植被茂盛D.资源贫乏
2.我国南极科考时间通常安排在12月至次年2月,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南极地区(     
A.地质灾害相对较少B.生物活动比较活跃
C.出现极夜现象D.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
3.我国在南极地区已建立的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A.昆仑站B.长城站C.泰山站D.中山站
2022-07-09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