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居民与聚落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聚落与环境 > 聚落及其分类、差异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20203408
下面的两组图反映的是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仔细观察这两组图,思考以下问题。

(1)村庄是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2)城镇又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3)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4)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①属于________聚落,图②属于________聚落。
(2)A、B、C三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
(3)聚落形状受地形影响,山区聚落一般为_______形状,平原地区呈______状。
(4)A、B、C三处聚落分布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5)聚落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B.自然环境的差异并不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
C.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D.在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厚窗户大,有利于散热。
(6)世界上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在   (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2019-01-31更新 | 145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图,据所学知识和下表中已有内容,在①~⑩处填充合适的词,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城市聚落乡村聚落
环境状况人工化自然
经济发展水平
建筑物疏密程度
交通情况
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多、⑥⑦、小
社会功能完善(多元化)
生活、消费水平
从事的主要工作非农业
分布早期城市在农业发达的地区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
影响因素自然、社会经济、军事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2018-02-08更新 | 69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材料二:下面分别为“聚”“落”的甲骨文示意图(左图)和聚落景观图(右图)。



(1)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结合左图“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____
(2)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________两大类。读右图,从房屋数量或道路特点等方面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____
(3)右图的两类聚落中,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是____。(填序号)
2023-03-26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