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河流和湖泊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 黄河的概况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0217586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分别说出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
(2)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工程,是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向北调入渭河,隧洞总长98.3公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长江、黄河水系图及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与黄河概况比较


(1)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______(地形区),源头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说明黄河年径流量远小于长江的原因。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请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渭河和汉江两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4)“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过的山脉A是______,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北侧的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
(5)“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简要说明该工程对渭河流域的积极意义。
2020-05-08更新 | 57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段河流易发生凌汛的是______(填序号),该河段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
(2)长江水患主要发生在_______游河段,黄河水患主要发生在_____游河段(选填“上游”、“中游”或“下游”),简述长江与黄河易发生水患的共同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4-14更新 | 102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及其利用价值的发掘”研究性学习。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森林覆盖率主要湖泊蓄水容积湖泊面积
20世纪
50年代
36.38万
平方千米
22%洞庭湖293
亿立方米
洞庭湖
4 300平方千米
20世纪
90年代
79.94万平方千米10%洞庭湖174
亿立方米
洞庭湖2 600平方千米

(1)[观察发现]图1中从黄河水采水样,浑浊程度不同,较混浊的水样取自黄河_____(填“上”或“中”)游河段,反映了水中泥沙含量_____
(2)[观察发现]阅读材料二,近年来,长江上游森林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题)(     )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下降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3)[图2中A、B处为我国两个大型水利枢纽,其中B为____水利枢纽;长江支流众多,C支流名称是____,其流向大致是____其流入的湖泊是____,是一个____(内、外)流湖。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出现的地区是_____地区,此区域降水丰沛,由于____(人为原因),导致河道淤积,易发生____灾害。
2021-04-29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