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地球和地图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 题号:20361910
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左图中所表示的是太阳直射在____(纬线)上,与右图中的____(选填:①、②、③、④)点相符合,所以判断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日(填节气),南半球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2)在图中所示的A、B、C三点中,昼夜等长的是____
(3)太阳直射点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北半球白昼逐渐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材料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甲)。

材料三:昼与夜示意图(图乙)。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________________之间(填序号),此时在长春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2)当长春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甲图中________(填序号)处。
(3)乙图所示这一天,太阳光直射________(纬线名称),此时是我国的________(节气名称)。
(4)某一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出国游活动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甲图中________(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________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
2023-10-27更新 | 49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
(2)这一天,太阳直射____纬线(填出纬线的度数),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3)A、B两地中,____地将先进入黑夜。B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大约需要经过____小时。
2018-09-10更新 | 104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请结合实践活动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圭(ɡuī)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天文仪器。“圭”是平放的尺,“表”是垂直于“圭”的杆,“圭”尺上有刻度,用来标示正午日影的长度。广州某校七年级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简易方法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1:冬至日,分别在8时、10时、12时、14时、16时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长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8时10时12时14时16时
竹竿影子长度8.6米3.2米2.4米3.2米8.6米

(1)此日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8时到12时变____,12时到16时变____
(2)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8时、10时、12时3个时间点中,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点是____

活动2:在夏至日、冬至日前后,测量并记录正午影子长度,绘制A、B图。



(3)某组同学在绘制A、B图时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绘制A图的时间是____前后。

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广州(约22°N)的小明邀请北京(约40°N)的表弟一起测量楼高相同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图。



(4)C、D图中表示广州的是____
(5)为了更好的采光,与广州相比,北京的楼间距应更____(大或小)一些。
2023-01-13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