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河流和湖泊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 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20530757
图1为黄河某河段剖面示意图,图2为某高原景观图,图3为实验探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____(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该河段素有“____”之称。
(2)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读图3,甲、乙、丙的烧杯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____。因此,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图1是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是甲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图。

(1)黄河源头主要位于_______(地形区),因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土地资源类型以草地为主,主要发展了________
(2)图1中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图1中黄河上游乙农业区是________,它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在乙农业区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农业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的思维结构图。

_______;②_______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请你写一条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
2024-01-27更新 | 8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       乙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293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暑假期间某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图所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

(1)第一站首先到全国著名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____山脉。该山脉西侧为____省,东侧为____(地形区)。
(2)第二站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黄河在流经____(地形区)后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____等。
(3)第三站到达延安,据图简述延安的气候特征____,继续南行至陕西省省会B____,参观完兵马俑后,往西北行进,进入C区,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
(4)第四站参观被称为塞外江南的①____和②____。这里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降水少,能够形成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主要得益于____
(5)旅游结束,同学们总结了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上游修建水电站B.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C.下游修筑大堤D.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
2023-03-10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