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水资源 >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保护 >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20954694
“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读以下“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及“西安和汉中的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引汉济渭”工程可以调节该区域水资源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与渭河流域相比,汉江流域的支流较____,水量较____
(2)“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它是我国长江水系和____水系的分水岭。汉中与西安相比,的冬季更温暖,____除了纬度差异,还有____因素的作用。
秦岭地质构造复杂,穿越秦岭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修建隧道工程难度很大;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为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
(3)据资料说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时遇到的主要困难____
(4)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方的界山,还是南北方气候、资源差异的分割线。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导致其南北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显著差异,试举两例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
23-24七年级上·山东烟台·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与华北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材料二: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供应紧张。


(1)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南水北调中线流经A________省、河北省行政中心B________市,最后到达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
(3)读气候资料图可知,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当地易发生春旱,南水北调有利于缓解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
(4)根据材料分析造成华北地区淡水供应紧张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0-05-15更新 | 24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中国分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1)将下列地理景观对应的区域代号(字母a、b、c、d)填在相应横线上:
①河运发达、鱼米之乡:____;②“黑土地、黄土地”:____;③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区:____;.④“风吹草低见牛羊”:____
(2)为了解决a地区和b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正在实施____工程。
(3)为了解决b地区和c地区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正在实施____工程。
(4)下列农作物不是主要产自b地区的的是(     
A.莲藕B.椰子C.春笋D.小麦
2024-03-15更新 | 13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资源均属于_______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
(2)北方耕地应以_______(旱地.水田)为主,提倡种植_______作物。
(3)为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引水工程,为有效调控北方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4)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你认为在生活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2点即可)______________
2023-02-12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