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农业 >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1170610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示意我国北方地区地形。小麦集中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形区。本区有我国的两大工业基地,说明其发展的限制因素______
(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上述地形区种植小麦的自然条件。
(3)冬小麦是指秋季播种,次年6月份左右收获的品种。但冬小麦在低于-12℃的低温时也会被陈死。春小麦是指夏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品种。上图(右)为齐齐哈尔和石家庄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齐齐哈尔适合种植______小麦,石家庄适合种______小麦。
(4)华北小变种植区春季时需水量大,农民一般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     
A.秦岭—淮河是小麦种植的北界B.玉米仅种植在北方地区
C.粮食作物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D.水稻集中产区分布最广
(2)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完成下表。

耕地类型气候地形
小麦集中产区以旱地为主冬季____,夏季高温多雨____、高原为主
秦岭—淮河
水稻集中产区____为主冬季温和少雨,夏季____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
(3)海南岛是我国冬季的“育种天堂”,水稻种源的80%来自这里,是因为该地地处____(特殊纬线)以南,____充足。

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下图是东北地区简图。

(4)分析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至少答出两点)

资料:东北地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旱涝保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提供气象、测土配肥等精准服务,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结合良种工程,实现传统农业改造,走“良田、良种”结合的道路。

(5)请结合资料和已学知识,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2022-12-30更新 | 265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为我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主要种植业区和非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与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2)从干湿状况看,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
(3)从地形上看,种植业区的地形主要以____为主。
(4)我国的农业生产在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有很大差异,该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其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和____
2022-04-17更新 | 14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某班同学们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

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耕地类型、气候、地形和土壤都有密切联系。下面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回答问题。
①小麦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②水稻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气候冬季____,夏季高温多雨。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
③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东部季风区/西北干区)。

【粮食增产与科学技术】

2022年7月14日,我国夏粮产量数据发布: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夏粮生产喜获丰收,且实现了总产量、单产、播种面积“三增”。


(2)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____

【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


   
(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人们餐桌上的主食为____,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人们则以米饭为主。
(4)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谈谈你的具体做法。____
2023-08-05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