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河流和湖泊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 黄河的概况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2170146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水面结冰的河道,上游河冰先融,下游河道尚未解冻,易出现“凌汛”,主要受气温与流向等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可能导致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材料二:“黄河水系略图”(图1)和“黄河各段年平均含沙量和年平均径流量图”(图2)。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__________河段。
(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因引__________水灌溉而大面积发展种植业,遂有“塞上江南”之称。
(3)图中①②③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的有__________
(4)上游从兰州至河口镇之间的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5)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的变化特征是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的黄土高原区土质疏松而导致__________严重。为有效治理上述生态环境问题,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
(6)从图1中可以看出,黄河流经开封时,河床已经高出两岸平原,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_”,简述其原因及危害。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简图


材料二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无边的山峦全都赤身裸体,如巨大无比的黄铜雕像,所有的河流都被坚冰封冻,背阴的山坡上积着白皑皑的雪,博大、荒凉,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世界,”这是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对黄土高原景色的描述。

材料三 昔日的黄土高原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的引导下,当地农民调整了土地利用方法,逐步把一部分耕地退还为林地,种植人工牧草,实行草田轮作,修筑土坝和梯田……得益于不断地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开始披上绿装。如今,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随着黄土高原的变绿,人们开始富裕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凸显。


(1)图中黄河上、中游分界点A是_______,中、下游分界点B是_______,山脉甲的名称是_______
(2)结合材料二,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_______,请写出一例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给下游带来了什么危害?针对此危害请说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至少2点)
2019-07-31更新 | 215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内海A________,邻国B________
(2)字母C代表祖国的“母亲河”——_____河。
(3)写出字母D所在省区的名称__________
(4)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岛屿、海峡名称:岛屿E________,海峡F________
2022-11-18更新 | 3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民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近期,《缭望》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长江水系示意”图。

材料四“黄河水系示意”图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在上海市注入 海。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_水利枢纽,船过该水利枢纽要经过五级船闸蓄水、放水,才能使船闸水面与上游水面保持一致,该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多级船闸的原因是        
(2)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历史上水患频发,对其治理对策是                
(3)黄河流域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上游突出的是水能,中游突出的是 (矿产),下游突出的是石油,黄河在桃花峪以下无支流注入,其原因是 。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与② 平原,这里引黄灌溉便利,农业较发达。
(4)根据材料二,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
2020-02-13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