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北方地区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15 引用次数:162 题号:21850838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其形成受成土母质、地貌、气候、生物、时间及人类活动 的综合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
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
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A.植被丰富,提供的有机质多B.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C.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D.人口稀少,对土壤破坏较小
【知识点】 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推荐1】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按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的地区。冬小麦在秋季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读“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2.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的自然因素分别是(     
A.土壤、市场B.土壤、海陆C.纬度、地形D.纬度、交通
3.冬小麦主要分布的温度带是(     
A.暖温带B.中温带C.寒温带D.热带
2023-05-18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