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 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 自然地理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 题号:22663421

小明去西藏旅行,发现当地人们根据气温高低选择不同的藏袍穿法。下图示意“藏袍的不同穿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高温多雨B.寒冷干燥C.昼夜温差大D.大风天气多
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以种植业为主B.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C.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D.畜种主要有滩羊和三河马
3.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下列关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河流稀少②远看是山,近看是川③森林茂密,红松之乡④空气稀薄,日照充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图示民族服饰大多窄袖短衣,反映了当地(     
A.气候湿热B.气候干燥
C.光照强D.沟壑纵横
2022-02-12更新 | 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因纽特人的衣服多采用动物的毛皮为原料,并且衣领上带有风帽,上下衣连为一体。根据以上材料判断,其生活方式与当地哪一因素有关(   )
A.炎热干燥B.严寒多风C.气候湿热D.温暖湿润
2020-05-19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张志和《渔歌子》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柳宗元《江雪》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蓑衣,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南方的蓑衣是用棕栩树叶梢的纤维编织,又称棕蓑)编织而成,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如图)。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以后,蓑衣逐渐被塑胶、塑料雨衣所替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再见到蓑衣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蓑衣的主要作用是(     
A.防风防晒B.遮身防雨C.防雪保暖D.防虫叮咬
2.与新材料雨衣相比,蓑衣的主要优点有(     
①透气性好,披着无闷感 ②披着活动自如,无碍手碍脚之感
③压风保暖,可防风避寒 ④质轻,韧性好,经久耐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2-1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