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青藏地区 > 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青藏铁路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3 题号:2278619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中学开展了通过旅游照片进行地理研学的实践课。请根据材料与他们一起完成研学过程。
(一)从空间看环境差异

(1)黑龙江哈尔滨冬季一片冰天雪地,“雪乡”景区荣获“冬季最美旅游目的地”的美称,该地雪期长达7个多月,主要原因是____
(2)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更是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请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____
(3)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运行在青藏线上的旅客列车实行全封闭,由列车供氧供暖,其主要原因是____
(二)从时间看生态变化

(4)“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曾经的黄土高原黄沙漫天,地面____(地表形态),如今的黄土高原绿意盎然,请列举黄土高原由黄变绿的原因____
(三)从饮食看人地和谐

(5)烤馕是我国新疆居民的日常食物,具有极耐贮存的特点,请从气候方面解释新疆馕可以长期存放的原因____;在四川、湖南等地,特色美食——腊肉、腊鸡等让春节变得更有年味。小雪节气后,人们开始腌制腊肉等年货,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一般可常温储藏至来年,说出这样的饮食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
2024·山东泰安·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跨地区进行资源调配,能够促进各地经济共同发展。图为我国部分重要工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上海市提供能源供应的西气东输工程源头位于____盆地,该盆地的人口、城市多集中分布在盆地的____(内部/边缘),原因是____
(2)青藏铁路所经高原的显著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在某些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法主要原因是____。(填选项字母)
A.为了保护草皮             B.为了不破坏冻土层             C.为了野生动物安全迁徙             D.防止水土流失
(3)西电东送的中线能源供应地____(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资源丰富,北线能源输送到的地区是____工业基地。
(4)南水北调东线利用____(河道)向北方输水,建设工程量较小。
(5)分析西电东送南线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____
2022-07-16更新 | 98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青藏铁路自2006年7月全线通车后,随着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有些线路被“裁弯取直”,逐渐被隧道和桥梁取代。位于青海省的关角山是青藏铁路列车西行的“东大门”。新关角隧道通车后,列车穿越关角山由2小时缩短为20分钟。下面左图为青藏铁路线示意图,右图为老关角隧道和新关角隧道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河之源】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有“____”之称。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这里还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原因是____

【资源宝库】

(2)青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不仅有众多珍稀动植物资源,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青藏地区的一项清洁能源,并分析这里能源丰富的原因。____

【神奇天路】

(3)青藏铁路被人们称为“天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藏铁路在修建中会遇到哪些难题?____
(4)据图可知,关角隧道位于____(填地形区名称)附近。过去,青藏铁路列车穿越关角山,需从天棚站爬升到老关角隧道,出隧道后再盘山而下。建设者将下山的部分路段建设成“螺旋”状,其主要目的是____。与老关角隧道相比,新关角隧道通车后发挥的作用是____

【从废旧到重生】

(5)有的同学认为新关角隧道通车后,以前的老线路不再具有任何价值,有的同学则认为老线路还可以继续发挥其他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
2024-06-11更新 | 16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地形以       为主。
(2)三江源地区是指黄河、     和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雪山和
的融水。
(3)该地区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形成独特的         气候,受此影响,种植业主要集中在
地带。
(4)经过格尔木的铁路干线为       铁路,西宁为        (省区名称)的行政中心。
2016-04-25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