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居民与聚落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2 题号:2831356
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两大类,甲、乙、丙、丁四处聚落都属于________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修建造纸厂不合理是因为:丙聚落分布在河流的______(上、下)游,建造纸厂会造成____________污染。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是我党在革命历史时期创造的伟大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材料二:延安是黄土高原上的重要城市,昔日,每遇到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现在,沙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土不下坡,绿水长流,延安市逐渐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材料三:图1为我国部分区域图,图2、图3分别为延安和井冈山气候资料图;图4为沂蒙山区传统民居石头房,图5为临沂市气候资料图。

(1)延安位于黄土高原,该地形区地表特征是____,瑞金属于江西省,该省简称____,西柏坡和临沂都位于____(地形区)。
(2)从温度带来看,延安属于____带,从干湿地区来看,瑞金属于____地区,结合两地气候特点可知,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条件是____;两地气温差异大,延安冬季气温比瑞金低很多,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延安当地的传统民居是____;沂蒙山区传统民居为石头房,墙体为石头砌墙,坚实而厚重,屋顶用小麦秸秆或山地茅草覆盖,屋顶坡度大。请分析沂蒙山区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
(4)结合材料二和下图6水土流失四组实验图,归纳昔日延安市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

(5)图6水土流失实验说明,____具有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2024-06-10更新 | 27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民族间茶马互换的贸易通道,读材料完成小题。


(1)“茶马古道”中字母 C 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是____,属于省级行政区域中的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
(2)“茶马古道”从①山脉间的河谷穿过,来到第____级阶梯的②高原。
(3)茶树生长习性:茶树性喜温暖、湿润,一般种植在土层深厚,空气湿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的坡地上。A 省适合茶树生长的条件:
气候条件:大部分属于____气候,夏季受____(风向)风影响,降水多,主要位于____(干湿区)。
地形条件:以____(地形类型)为主,坡度大,利于排水。
(4)②地区居民,其饮食中____(肉食、面食、米饭)较多,这种食物热量多,脂肪多, 喝茶能够分解脂肪防止燥热,故该地居民养成喝酥油茶的习惯。
(5)古代马帮商队一般多在 4—5 月通过①地区进入②地区,可能的原因是①地夏秋季节多____(地质灾害),冬季高海拔地区道路被雪覆盖。
(6)古道穿过 A 省村庄时,有如图所示的傣族传统民居,简要说明其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任意写一条)。
2023-12-19更新 | 96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5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倡导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包容互鉴。

材料二:亚洲气候分布图(图1)、亚洲部分地区传统服饰图(图2、图3



(1)饮食文化:图1中A到D表示的地区,面食比重较高的是____地,稻米比重较高的是____地,海产品比重较高的是____地,(以上均填代号)该地所在国家海产品食物比重高,请从位置方面分析原因:____
(2)传统民居:A到D表示的地区,双层木楼或竹楼多分布在____地,____地的传统民居建筑材料质地较轻。(以上均填代号)A、C两地的传统民居都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其中A地民居与当地气候的____特点相适应,C地民居与当地气候的____特点相适应。
(3)服饰文化:图中AB两地区传统穿戴普遍注重防晒,其中____地区人们喜欢戴白色头巾(图2),____地区人们喜欢戴草帽(斗笠)(图3),这些与两地区降水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2024-03-12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