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极地地区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19 题号:4082193
阅读题
材料一:中国南极考察团在冰川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取得了多项突破。他们在野外考察都有严密的措施。以前由于防护措施不善,有的人冻掉鼻子、手指、脚趾等。
材料二: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毫米。到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差不多所有人的嘴唇都会干裂。
材料三:南极的风凶极了,刮起来尖叫着,顺着地面横扫,可以把几百斤重的大石头吹得满地滚。假如把一根生锈的铁链放在风口处,不到两天,就被吹得发亮,像全新的一样。
材料四:极地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北极地区,北极环境的破坏应归因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尤其是工业加工造成了当地严重的污染。由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南极冰层已经呈现缩小的趋势,这将对全球环境带来重大影响。因为海平面的升高将威胁人类40﹪~50﹪以上的各国主要沿海城市。另外由于冰体的消融改变了全球的生态平衡,一些动植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生物迁移和灭绝。再加上人类的滥捕使极地动物受到严重威胁。
基于此,世界各国之间订立了相关条约来保护极地的环境。在南极不论哪个国家的考察队员在任何现场都会将火柴棍、烟头带回到垃圾摆放处。特别是含有中重金属的废旧电池,在放垃圾的时候都要单独放置。在极地地区几乎看不到人为的遗弃的垃圾。
(1)我国北极地区的主体是           ,南极地区的主体是             。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           
(2)南极洲拥有的世界之最,不包括(     
A.面积最小的大洲B.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海拔最高的大洲D.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3)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南极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4)由材料四可知极地地区冰雪的融化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影响?
(5)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知识点】 极地地区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两极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表示南极地区的是______
(2)乙图中虚线的名称是______,纬度是______
(3)甲图中,长城站在昆仑站的______方向;在甲图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2018年2月7日,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选址奠基时间选择在2月份主要是因为此时的这一地区为______。(填极昼或极夜)
2023-11-27更新 | 58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南、北两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两极地区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持续的时间最长            B.中山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C.长城站位于西半球                                   D.黄河站位于北极点的西北方向
(2)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请各举一例说明。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3写出图中甲乙两点的经纬度位置:甲:                   ;乙                    
(4)为什么人们选择11月~次年3月,去南极旅游                         
(5)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的条约名称             ,在南极,所有的生活垃圾必须转运回国的原因                                   
(6)下列动物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是(     
A.B.
C.D.
2017-07-11更新 | 124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北极地区的开发,大量白种人进入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原始状态到现代文明的飞跃,如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大多数在油田或军事基地工作,但捕猎活动仍是因纽特人传统的一部分。

材料二:中国南极科考站建立了智慧温室大棚,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

材料三:南极地区示意图(左下图)和南极智慧温室大棚示意图(右下图)。



(1)南极地区以____(填“海洋”或“陆地”)为主,我国在南极地区纬度最低的科考站是____
(2)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间是____(填“6月~8月”或“11月~次年2月”)。
(3)南极地区无法自然生长蔬菜,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候特征____
(4)就“是否允许在北极地区禁猎”展开辩论,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①观点:____;②理由:____
2022-08-17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