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农业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橘化为枳”是一句古老的成语,《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解释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着何,水土异也。”造成“橘化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C.人为原因D.土壤差异
2022-10-14更新 | 15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2020年4月9日,阿里巴巴推出“数字粮仓”计划,重点在8个省区推出100个数字粮食基地建设。将这100个粮食生产基地的米面制品通过淘宝平台直供全国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在预售期下单,等待几个月后农货收成的时节再收货。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阿里巴巴“数字粮仓”计划分布的省区。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省区粮食生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B.④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不足
C.⑤地水资源充足,盐碱化土地面积广D.⑧地水热不足,雨热同期,地形崎岖
2.“数字粮仓”的建设可以(     
①增加粮食转售环节②建立源产地的品牌③降低农产品仓储成本④延长农产品保质期⑤扩大市场销售范围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
2023-08-12更新 | 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长江中下游平原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降水充沛          ④热量充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12-29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