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青藏地区 > 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青藏铁路
题型: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9 题号:5160768
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我国甲、乙、丙、丁三个地区,读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四个地区中,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的是_____。(填代号)
(2)甲地区纬度位置较高,但盛产水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地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长江穿过乙地区,简述长江对乙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4)丁省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湿润区大多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但图中A处为湿润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地区②铁路线是_______,该区有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不断萎缩,会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三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考察是人类认识区域环境的重要途径。2017年8月19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图1为青藏地区简图,图2为青藏铁路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



(1)青藏铁路的走向大致是   ,途经的格尔木位于   盆地。青藏铁路多蜿蜒在海拔3000米   (以上/以下),该铁路长达   公里。
(2)读图1,青藏铁路沿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      ,除此之外,青藏地区还有耕地和   (土地利用类型),后者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的   (方位)。
(3)图3中色林错流域内的河流   (汇入色林错/自色林错流出),属于   (外流河/内流河)。
(4)科考队员发现,自1970年以来,青藏地区的色林错面积不断增大。在下面框图内横线填上适当的词语反映色林错湖泊面积的变化过程。

(5)色林错流域的环境变化   (不定项选择)。
A.会导致青藏地区高山海拔上升                    B.使得青藏地区冰川面积持续增加
C.短期内促进本区域农牧业发展                    D.若长期持续将导致当地生态恶化
(6)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请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
2020-01-11更新 | 91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读“我国青藏地区略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2)在拉萨市,太阳能电池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     
A.拉萨市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较多,产量大,价格便宜
B.当地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C.人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主动使用无污染的能源
D.其他能源都非常贫乏
(3)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劳动力B.水源C.农业技术D.热量
(4)____谷地和湿水谷地是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喜温凉的________,并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这里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____
A.气温高、雨量充沛B.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D.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5)该地区的____铁路是“西部大开发”规划中的标志性工程。铁路途经地区的居民以____族为主。
2022-07-14更新 | 18次组卷
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图1是青藏地区图,图2是川藏南路(318国道)海拔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山脉,②____铁路,④____江。
(2)该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由于该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地带。
(3)请列举青藏高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列举一条)。____
(4)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请据图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列举一条)。____
2021-05-24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