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河的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9 道试题

1 .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下图为“黄河水系图和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A.兰州——青铜峡B.青铜峡——河口C.河口——陕县D.陕县——利津
2.黄河干流青铜峡到河口的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B.河水下渗C.蒸发增大D.引黄灌溉
3.为防治黄河源头水量减少,应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黄河上游涵养水源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治理已退化草原B.扩张河道,增水减沙,保持水流畅通
C.架桥修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D.扩大上游牧区面积,增加牧民的收入
2024-06-13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在三江源奔涌,经九曲处激荡,于入海口高歌。一条母亲河,滋润沿岸土地、养育华夏儿女、浇灌黄河文化。

材料二黄河壶口位于黄河中游峡谷段,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20244月,多位网友拍到了壶口瀑布“清流飞瀑”的景观,令不少网友感叹“黄河水不再黄了”。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受我国地势____特点的影响,黄河曲折东流注入____海。
(2)黄河在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差别很大,图中①②③④四段中,易发生凌汛的有____两段。黄河中游流经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区是____,本区受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
(3)在探究自然因素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时,同学们在课堂中分组做了如下四个实验。四个实验示意某自然要素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请选择其中一个实验并结合本区的实际自然条件说明水土流失的原因。如:我选择的是____实验,由于____,所以水土流失严重。图18图19
甲实验乙实验

在相同条件下,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土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丙实验丁实验

在相同条件下,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4)黄河自古多忧患,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严重威胁着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地上河”的成因结构图中,A、B、C三处应填入的数字序号依次为____。
①河床抬高②进入华北平原③流速减慢

(5)据统计,近20年来,黄河中游平均每年拦减入黄泥沙超过4亿吨。黄河中游多处出现“一河清水向东流”的景象。下列有利于“清流飞瀑”与“一河清水向东流”等景象形成的措施有____。(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请把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数字序号写在横线上,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①陡坡地修建梯田②过垦过牧③建设护坡林草带④打坝淤地
3 . 为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成就,某校地理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以“黄河的沙”为主题的“云研学”活动。下图1为黄河流域及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统计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989—2015年的平均输沙量____。
A.上游的兰州站为0.94亿吨B.中游的小浪底站为3.80亿吨
C.下游的利津站最少D.头道拐站比小浪底站少10.84亿吨

(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____河段,携带的大量泥沙对下游产生了什么影响?____
(3)依据“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的思想,同学们绘制了黄河流域协同发展的框图(图2),请补充完整。

__________,③__________
(4)在治理好各自河段的同时,也要考虑对其下游河段的贡献。参照框图2中的乙,写出甲和丙处的内容。甲:____。丙:____
(5)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谈谈你的想法和建议。
2024-06-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2341日,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黄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迈入有法可依的崭新阶段,对于保障黄河安澜、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海”指的是____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简述黄河在上游的“贡献”。
(3)黄河水少沙多,含沙量和输沙量均为世界大河之最,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三个河段中的__________河段。请解释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该河段的原因____,此河段治理措施是____
(4)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024-06-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三区四带为主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下图为我国三区四带生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划分“三区四带”的主要依据是(     
①行政区域②经济发展水平③自然地理特征④生态系统特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目前黄河流域已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下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加快②水量③凌汛B.①加快②含沙量③洪涝
C.①减缓②含沙量③洪涝D.①减缓②水量③凌汛
2024-06-10更新 | 1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图甲示意我国黄河水系及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图乙示意黄河部分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及2018年含沙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8分)

(1)甲区为黄河发源地,其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
(2)黄河流经乙区后水量大增,从水系状况看,其原因是________。甲图中所示山脉是_________,它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
(3)丙区位于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多年来,丙区实施______等生物工程措施,并通过修建________,实现了治沙与防洪并举。
(4)黄河2018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含沙量减少最明显的水文站是________,从上、中、下游河段看,该水文站位于_________河段。
2024-06-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某学校组织了语文、地理学科有关黄河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诗词描述中,反映出黄河最典型的水文特征是(     
A.流程长B.流域广C.含沙量大D.有结冰期
2.能够改善黄河流域生态问题的措施是(     
A.设置草方格沙障B.退耕还林还草
C.实施跨流域调水D.陡坡开荒种地
2024-06-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8 . 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国家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读图1“长江略图”和图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图,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材料一:“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今重庆境内),暮到江陵(今湖北境内),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水经注·三峡》

(1)材料一中描述的河流名称是____。“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体现该河段的水文特征是____

材料二:“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

——节选自《水经注·河水》

(2)材料二中“一石水,六斗泥”体现的河流水文特征是____。“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因为)其噎(堵塞)不泄(排水)也”描述的地理现象是____

材料三:我国城市群往往分布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大河附近,长江沿岸分布着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3)读图1,请结合实例谈谈长江为沿岸城市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至少两例)

材料四: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含沙量特征值对比表

水文站兰州龙门潼关利津
年均含沙量
(千克/立方米)
多年平均(近50年)2.0526.229.123.0
2018年2.179.549.018.89

(4)图2中的中游水土保持区主要位于____(地形区),从黄河水文站观测数据看,黄河中游含沙量有____的变化特点,请简析该变化特点对下游的主要影响____
2024-06-1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黄河干流水电站分布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上游水电站实现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汛期长B.水流平稳C.无结冰期D.落差大
2.有利于减少小浪底水利枢纽泥沙淤积的措施是(     
A.上游开垦草原B.中游退耕还林还草C.中游治理水污染D.下游修建水库
2024-06-10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中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读黄河、长江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1.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B.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C.两河源头都存在着生态环境的问题D.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2.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海洋,其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C.海陆位置D.气候
2024-06-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