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其在经济、科学、战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从18世纪开始就有人去两极地区探险和进行科学考察活动。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南、北两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北极地区有“白色沙漠”之称B.南、北极地区的酷寒程度是一样的
C.南极地区考察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D.在南极地区不用判断方向,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
2.下列保护极地环境的做法,合理的是(     
A.停止一切科考活动,保护极地脆弱的环境B.对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
C.禁止发展观光旅游,杜绝生活垃圾的产生D.极地地区可以进行核爆炸实验
2021-07-26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年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读“某区域环境与人相互关系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内容,判断该关联图反映的是哪个区域环境与人相互关系的特点(     
A.东南亚地区B.西亚地区C.欧洲西部地区D.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2.图中①②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①粮食短缺②土地荒漠化B.①粮食短缺②土地盐碱化
C.①大量开垦耕地②粮食短缺D.①大量开垦耕地②水土流失
2021-07-26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年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读“四个国家轮廓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国中的虚线是同一条纬线B.乙、丁两国中的虚线是同一条纬线
C.甲、丁两国中的虚线是同一条纬线D.甲、乙、丁三国中的虚线都是同一条纬线
2.下列对四个国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B.乙国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C.丙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D.丁国主要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3.图中哪个国家与我国相邻(     
A.甲B.乙C.丙D.丁
2021-07-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年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下列关于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新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②北京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中心;③台湾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④香港位于东海之滨、珠江口西侧;⑤旅游博彩业在澳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
2021-07-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年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外流河全部位于季风区
B.我国的外流河大部分注入太平洋
C.我国的外流河是顺西高东低的地势注入太平洋
D.我国汛期最长的外流河是长江

6 .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左图是北半球气温、南半球降水分布示意图,右图是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A处气温数值可能大于0℃
C.南半球降水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丰富
2.左图中的①②③④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1-06-25更新 | 573次组卷 | 12卷引用:青海省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

7 .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会处,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图是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南麓,注入黄海,为外流河
B.上、中、下游分界处分别是宜昌、湖口
C.流经多个地形区,包括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流域主要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煤、石油等能源丰富       ②江海联运,交通便利
③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④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2020年7月23日,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于2021年5月15日在火星成功着陆。图是“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卫星发射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中纬度地区B.酒泉的地理坐标为40°N,100°W
C.西昌位于太原的东北方向D.文昌位于热带地区
2.下列有关“天问一号”发射地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简称“滇”B.是我国第一大岛屿
C.农作物一年三熟D.东临我国东海
2021-06-25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

9 .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右图示意“地球公转”,据此判定地震发生时青海省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等长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出现极昼
2.此次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玛多县所处的青藏高原位于(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B.海平面下降
C.淹没沿海低地D.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
2.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B.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D.大力发展高污染、高耗能产业
2021-06-25更新 | 544次组卷 | 19卷引用:青海省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