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的地区差异与气候类型的划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9 道试题
1 .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天气气候、水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的未家展。如图为世界气候分布图及各地景观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识气候
判断对错,对的填写正确,错误填写错误。
①气候的两大组成要素是气温和降水。____
②甲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____
③乙地和丙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受地形因素影响____
(2)析影响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青藏地区,人们习惯身穿藏袍,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特点是①
____
在欧洲西部,人们喜吃牛羊肉,因为当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②____业发达在亚马孙河流域,受当地气候③____这一特点影响,人们用浮木作基底建房子,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在格陵兰岛,由于气候④____狗拉雪橇是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
(3)悟关系
2022年7月,格林兰岛冰川每甘流失60亿吨冰,导致海平面疯狂上升。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____(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

2 . 读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获得的正确的信息是(     
A.甲地为陆地B.甲地位于南半球C.乙地位于北半球D.乙地为海洋
2.此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进入汛期B.好望角多雨C.意大利可能有洪灾D.巴西南部为冬季
2023-06-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某河流示意图,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1月和7月的河面宽度。下列关于该河及其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B.1月河流输沙量少于7月
C.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D.流域内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4 .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出差在国外的大熊猫约60多只。图为熊猫出差所在国家的分布示意图及雅安、多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熊猫“出差”所在的国家(     
A.各大洲均有分布B.集中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C.多分布在温带地区D.纬度最低的是澳大利亚
2.箭竹是熊猫的主要食物生长在温暖温润的山区。以下国家中不具有箭竹生长条件的是(     
A.美国B.韩国C.日本D.芬兰

5 . 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小刚为了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找到一幅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A.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B.北美洲的东部人口稀疏
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很高D.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2.下列气候类型与资料图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④B.乙—③C.丙—②D.丁—①
2023-06-0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6 .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下图示意世界气候分布及各地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四地景观体现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衣:在青藏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昼夜温差_______,人们习惯穿_______(民族服饰)。
食:在欧洲西部,因为当地_______(气候类型)广布,_______业(农业部门)发达,餐桌上常见牛羊肉。
住:在亚马孙河下游,受当地_______(气候特征)的影响,人们用浮木作基底建房子,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行:在格陵兰岛,由于冰雪广布,狗拉雪橇是传统的交通工具。
(3)近年来,全球冰川正加速融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环境问题)。
(4)我国计划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们可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有_______(列举一例)。
2023-05-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
(2)D 地区气候不适合粮食生产,其气候特征为_______
(3)B 地区是世界重要粮食水稻出口区,下图中能表示该地的气候的是_______。
A.AB.BC.CD.D
(4)C地为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位于_______洲。该地粮食输出线路中,①线路穿越了______洋,②线路穿越了________洋。
(5)近年来,图中A 地区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技术,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判断,对此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任答两点理由)
2023-05-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读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和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B处分布面积比A处小且分布在狭长的沿海地带,分析其原因________
(2)图1中A~E地中,旱涝灾害最多的是________地,这与________(风向)季风的不稳定有关。
(3)图1中A~E地中,年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________地。当B地进入干旱季时,________地太阳光照时间最长。
(4)图2所示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在图1中A~E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________地。

9 . 2021年6月,某探险队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纵贯亚洲的地理探险考察。图示意该次考察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②处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B.过于湿润的雨林地区
C.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D.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2023-05-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于2022年生效。该贸易区包含中国等15个成员国,是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下图是“RCEP成员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RCEP成员国(     
A.位于亚、非两洲B.全部濒临太平洋
C.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2.各国积极参与推动RCEP,其共同目的主要是(     
A.降低劳动力成本B.促进区域经济合作C.提高本国教育水平D.加强国土整治
2023-05-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