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5 道试题

1 . 秦岭站是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201827日,秦岭站在罗斯海中的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恩克斯堡底面碎石广布;20231216日,秦岭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202427日,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图1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图2为秦岭站实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秦岭站的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A.164°E,75°NB.164°E,75°SC.164°W,75°ND.164°W,75°S
2.秦岭站位于恩克斯堡岛,下列关于恩克斯堡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冰雪覆盖,风力较小②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③碎石广布,岩石裸露④便于登陆,利于科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罗斯海是南极地区典型自然地理要素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秦岭站在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日照时间长B.气候条件好C.科研价值大D.矿产资源多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22年建成。读南极洲及周边的海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位于地表五带中的(     
A.北温带B.南温带
C.北寒带D.南寒带
2.结合你积累的有关南极知识,“罗斯海新站”迭择在2月份建设的原因有(     
A.积雪少,降水多B.有极昼,较温暖
C.有极夜、冰山少D.光照好,风力大
3.如果科考小组要在“罗斯海新站”考察,可能开展的项目有(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因纽特人的生活习惯   ④勘探煤炭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襄州区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3 . 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工作人员借助LED灯给植物照明,利用嵌入式温室控制系统等技术,让科考工作者在南极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图为南极温室大棚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A.暴雨、湿热B.大风、严寒C.干旱、炎热D.大风、暴雨
2.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                 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③了解南极地区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       ④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昨日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2024年2月7日,我国建于南极洲思克斯堡岛上的考察站秦岭站(73°S,163°E)开站。秦岭站电力60%来自太阳能,是一个绿色低碳、智能先进的南极常年考察站,全年均有科研人员驻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地处(     
A.东半球B.北半球
C.水半球D.昼半球
2.距离秦岭站最近的大陆是(     
A.澳大利亚大陆B.南极大陆
C.非洲大陆D.美洲大陆
3.作为常年考察站,为保证冬半年的能源供应,秦岭站最可能考虑利用(     
A.潮汐能B.太阳能
C.地热能D.风能
4.秦岭站采用了数据化、自动化、远程化运营系统,得益于我国(     
A.经济的腾飞B.科技的进步C.工业的发展D.农业的支撑
昨日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本次南极科考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我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科学考察站—秦岭站,随科考队一起出发的还有专门为该站量身定做的装配式钢结构件。读我国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大致位于(     
A.(164° W,75° S)B.(164°E,75° S)C.(164°W,75°N)D.(164°E,75°N)
2.秦岭站的建设材料所应具备的最主要功能是(     
A.有观赏性B.防暴雨C.抗低温D.挡烈日
3.图示我国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B.中山站C.秦岭站D.昆仑站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乡镇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20242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命名为秦岭站,其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座造型建筑,采用集中式形态和高脚设计。图1是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及南极秦岭站,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开站当天,地球运行至(     
A.①B.②C.③D.④
2.与昆仑站相比,秦岭站(     
A.距海更近,生物科考更具优势B.纬度位置更高,气候更严寒
C.距海更远,运输条件更具优势D.纬度位置更低,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3.关于秦岭站的建设说法正确的有(     
①为避免风雪掩埋抬高建筑②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③室内需要散热通风透气④有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设施的仓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昨日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会考模拟地理试题
7 . 【主题学习南极科考】2023年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将于2024年4月上旬返回。本次科考将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的作用,还肩负重大基建任务——建设秦岭站。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极的自然环境——冰天雪地

(1)南极大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毫米左右,却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原因是______。南极常年盛行强劲的东风,在风力吹拂下,形成南极环流,南极环流的大致流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_(相同/相反)。

丰富的资源宝库——生物资源

(2)2024年1月6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主要生物种群状态及气候变化潜在影响。阿蒙森海所在大洋是______

南极科考站建设——秦岭站

(3)选择该时间段建设秦岭站的气候原因是______
(4)试分析秦岭站采用高脚建筑模式的原因:______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卷B-2024中考地理冲刺压轴卷(江苏南通专用)

8 . 20242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是中国极地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中国跻身全球极地研究第一梯队。图1是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图2是南极秦岭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南极设立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     
A.勘探矿产资源,便于今后开采利用B.研究极地环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
C.进行科学考察,观测极地环境变化D.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景点
2.秦岭考察站的主体建筑架空,看上去好像长了“脚”,主要原因是(     
A.防寒B.节约材料C.造型美观D.抗雪埋
昨日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9 . 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A是_______洋。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_______
(2)南极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

科考日记一:3月21日是南极冬天开始的日子……4月和5月上旬,南极虽然不完全黑暗,但几乎没有足够的光线看清附近的冰山,直到8月,光线再次蒙蒙出现。

(3)日记一说明南极地区此时出现了_______现象。

科考日记二:这里年平均气温达-30℃,如果有一丝微风,你会听到自己呼吸飘走时被冻住的声音,就像爆竹的噼啪声;七级大风真是平平常常,早上施放的探空气球,还没灌满气,就被吹爆了;暴风雪里的雪根本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从地上卷起来的,南极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南极点附近只有5毫米。

(4)根据日记二,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考日记三: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南极风光美丽迷人。据统计,中国游客登陆南极大陆的人数从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2017年的超过5000人次,十年时间里增长了50倍。

(5)假如你去南极旅行,结合南极环境请说明应携带的物品: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202311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随科考队一起出发的,还有专门为秦岭站量身定做的装配式钢结构件,现场拼装后即可“拎包入住”。下图为我国南极洲科考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的建设材料必须具备的功能是(     
A.抗低温B.挡烈日C.观赏性D.防暴雨
2.科考队在南极考察期间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A.黑夜漫长而寒冷B.极光时常发生
C.冰层逐渐增厚D.太阳一直悬于空中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地理试题(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