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57 道试题
1 .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沿海地区。为了研究湿地的环境价值,同学们设计制作了湿地系统模拟实验装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证明
实验一将大量水快速导入装置。出水管水流平稳,流速缓慢。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功能。
实验二向装置中导入污水。出水烧杯水质更清澈。2

(1)实验一中,将大量水快速导入装置;该模拟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引发的气象灾害是____
(2)实验二证明:湿地具有____(涵养水源/过滤/维护生物多样性)作用。

中国拥有湿地面积66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中国湿地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高寒湿地。

(3)扎陵湖湿地、麦地卡湖湿地位于____高原,形成了高寒湿地。
(4)南洞庭湖湿地和西湖湿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降水丰沛,湿地的涵养水源、蓄洪防旱等功能更加显著。

东北地区经过50年大面积开荒,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但是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5)双台河湿地、七星河湿地、扎龙湿地等位于东北地区,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条件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的熟制为______;东北地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请说出一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答一点即可)
(6)请为东北地区保护湿地,恢复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利用可再生能源,将水通过电解工序产生氢气和氧气。读我国首条“西氢东送(内蒙古乌兰察布——北京燕山石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对氢能需求量大的原因有(     
①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②交通便利,铁路网密集
③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④氢能相关产业发展快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2.乌兰察布被誉为“风电之都”,这里风能丰富的原因是(     
A.地势低平,降水丰沛B.地形崎岖,障碍物少
C.距海近,受台风影响大D.距冬季风源地近
3.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共设5个会场,其中主会场设在北京,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经济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3 . 奥兰治河是非洲南部重要的河流。下图为奥兰治河示意图及甲、乙两地降水量柱状图、猴面包树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兰治河全长1860 千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千米。奥兰治河上游多峡谷、瀑布,中游宽阔,下游穿越沙漠地带,冬季常干枯见底。

(1)奥兰治河流向为______,注入______洋。
(2)奥兰治河对该流域的经济发展较为重要。关于奥兰治河的开发利用方向,当地人们提出以下两种不同观点。请任选其一并说明理由。
观点1:奥兰治河流域水电开发较少,应大力开发水电资源。
观点2:奥兰治河流域不适宜开发水电,应以供水灌溉为主。

猴面包树是奥兰治河流域常见的一种树种,喜热,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300~800mm的地区。为了活下来,它雨季时拼命吸水。干季时,体内贮存的水分可供给自身的生长需求。当地人们干渴时可从它体内取水,因此它也被称为“生命树”。

(3)甲、乙两地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______,其气候特征为______
(4)我国西北地区能否种植猴面包树?请发表你的看法。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部分学校联考三模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春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2月到5月,我国东部地区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春耕。导致春耕存在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

(2)4月份,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依据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指冬小麦返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

(3)甲地区春耕的时间比同纬度其它地区还要晚些,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主要种植喜温凉的青稞等粮食作物,用这些粮食做成的糌粑是当地居民的主食。乙地区是我国重要____区(牧/种植业)。
(4)我国南、北方不仅在春耕时间上存在差异,还在资源配置上存在差异。读下图,为了缓解图中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5 . 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如下图)。影响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纬度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清市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初,东北冰雪游人气燥棚。一群广西南宁的小朋友趁元旦假期来旅游,被东北朋友爱称为小砂糖橘,受到黑龙江人的热情欢迎。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材料一:哈尔滨市,别称冰城,最低月平均气温—15.8,冬季漫长寒冷;南宁市,别称绿城,冬季最冷平均气温12.8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

研学前准备

(1)元旦期间,广西的“小砂糖橘”前往黑龙江游学,广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下面符合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是______

A  B.  C. D. 

(2)造成黑龙江与广西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3)南方小砂糖橘去哈尔滨旅游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研学中探究

(4)读图,总结东北地区雪期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5)小砂糖橘们发现两地民居有很大差异,请选择一处结合自然环境分析原因。

材料二:柑橘是广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橘子树每年2-3月开花9-11月楯子完全成熟。柑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广西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为发展柑橘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

(6)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广西种植柑橘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7)小朋友们发现东北的大米饭比广西的米饭粒更大、口感更好,原因是:______

研后反思:

(8)“冷资源”变“热经济”成为大势,试分析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如何持续发展?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五一假期某班级到泰山开展研学活动,对泰山不同海拔的气温、主要植被进行了测量和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泰山的地理知识,正确的是(     
① 三条路线所在山体部位主要是山脊          ② 在斗母宫处测得的气温是10.7℃
③ 线路③的坡度越来越陡                           ④ 红门的植被主要是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同学们研学活动期间,泰安市(     
A.昼渐长夜渐短B.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
C.河流进入丰水期D.一年中正午室内光照面积最大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活动积温分布图(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一年中≥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作活动积温。)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习惯上将中国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五个温度带,以及青藏高原区。

材料二:位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陵水和乐东是我国的南繁基地,被誉为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海南省重视南繁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进驻科研机构的配置和服务,着力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目前基地已拥有多家科研机构和科研育种保护区。

材料三:下图的三幅图依次是中国的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海南岛南方基地示意图海南气温和降水图

(1)中国东部地区活动积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因素;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区的活动积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__-____线,该线大致与____℃等温线一致。
(3)海南省活动积温超过8000℃,位于____带(温度带),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海南省南繁基地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的有利条件有____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文昌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2022中国诗词大会》承往昔,启新章,自播出以来便好评如潮。小明同学在观看过程中发现,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图为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①“春风”指夏季风②“春风”指冬季风③“玉门关”位于季风区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中描述的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3.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很多,以下诗词描述的景象成因与此成因不同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10 . 位于A地的某校和位于C地的某校分别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了“漫步中国,感受地理差异”的研学活动,具体研学线路如下,据此完成各问题。

(1)暑假线路①:从C到D的同学看到,沿途植被越来越稀疏,原因是____,影响因素是____
(2)寒假线路②:从A到B的同学感受到气温越来越低,影响因素是____。上述现象表明,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导致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3)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同学们还看到,人文的差异也很明显。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和研学的同学们一起填充下表,说明在农业方面的差异。
项目差异
农业东、西(主要农业类型):____
南、北(主要粮食作物):____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