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57 道试题

1 .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明前茶主要指我国长江流域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味醇形美(图1)。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叶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图2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清明过后,郑州市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A.昼渐短B.昼渐长C.夜渐长D.昼夜长短不变
2.明前茶主要产自我国的(     
A.半干旱地区B.半湿润地区C.湿润地区D.干旱地区
3.“明前茶,贵如金”是因为清明前茶叶(     
①产量少,价格高②成熟晚,富营养③生长慢,味醇形美④虫害少,农药污染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2 . 敦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下图为敦煌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由东北向西南递增B.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C.由西北向东南递减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敦煌壁画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气候高寒B.经常修缮
C.气候干燥D.人烟稀少
3.下列对敦煌壁画的保护,做法正确的是(     
①全部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大厦
②在原有基础上合理维护开发
③加强保护,有效推动其传承发展
④大力商业化,提高经济收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新华学校等校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2023年春季我国北方频频出现沙尘天气,其境内源地集中在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中西部等西北沙漠地区。如图为西北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西北地区植被景观自东向西逐渐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因素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以下开发与保护措施合理的是(     
A.不断增加牛羊数量B.大力发展重工业
C.禁止开发矿产资源D.防治土地荒漠化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每年3月,新疆阿克苏、喀什等地的棉农已经开始浇灌,准备棉花的春播。下图是中国三大棉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棉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疆棉区全部位于内流区
B.受冬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长江流域棉区主要位于湿润区
D.黄河流域棉区不存在缺水问题
2.对图中三大棉区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疆棉区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黄河流域棉区容易受寒潮的影响
C.长江流域棉区容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
D.三大棉区降水丰沛,利于棉花生长
3.若夏季风弱,夏季风向北移动慢且在南方滞留,容易导致(     
A.南涝北旱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D.西涝东旱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甲、乙、丙、丁四条路线中,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
2.与我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的是(     
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
3.暑假,琳琳沿着乙路线进行了一次旅行,她出发时穿着短袖,到目的地时却换成了厚厚的棉衣,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两地的(     
A.穿衣习惯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D.地势高低不同
4.冬季,沿着丁路线旅行的感受可能是(     
A.气温越来越低B.海拔越来越高
C.降水越来越多D.景观由稻田变成荒漠
5.对四条路线的叙述,有误的是(     
A.甲路线所经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
B.乙路线能够到达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丙路线能够到达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D.丁路线所经地区地表起伏小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尚品书院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图1“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图2、图3为“我国某地的气候和地形图”,图中王村距某大城市仅5千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Ⅰ为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农业类型的重要分界线,此线以西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以东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
(2)③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④区域种植的糖料作物主要是____,两地都位于干湿地区的____
(3)图3所示区域最有可能位于____(辽东丘陵或东南丘陵),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结构布局合理的是____(双选,填数字)。
①在甲地大力发展苹果种植②在乙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
③在丙地发展淡水养殖④在丁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4)ABCD四大牧区中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填字母),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B牧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气候干旱,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
(5)暑假期间,淄博的小明准备乘坐火车去拉萨玩,最便捷的铁路线是____——京沪线——____——兰青线——____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各题。(在每题所给的两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材料一: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我国西南地区由于长期的滥垦乱伐,再加上石灰岩地区土层薄,植被根系浅,暴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后岩石裸露,从而呈现石漠化现象。

材料二:乙图为中国区域略图,甲图和丙图分别是乙图中BA地区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1)乙图中的A区域属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     
A.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

(2)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A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列做法:
①封山育林,异地搬迁;②人工种草、草地改良;
③陡坡开荒变成耕地;④重点发展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
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④

(3)从甲图和丙图中可以判断B、A两地(     
A.都是雨热同期B.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每年5月 21 日前后为我国小满节气。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水位上涨”。

材料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2020-2022年我国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

       

1.“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A.半干旱地区B.半湿润地区C.湿润地区D.干旱地区
2.“雨水开始增多”,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A.西南季风B.东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A.3、4、5月B.6、7、8月C.9、10、11月D.12、1、2月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具特色:北方平畴沃野,麦浪如金;南方河湖纵横,稻香千里;西北大漠孤烟、水草肥美;青藏地区雪峰连绵,冰川晶莹。下图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某区域景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     
A.内流区和外流区界线B.水田和旱地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D.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2.导致右图景观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降水B.光照C.热量D.土壤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10 . 2022年12月,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浙工程(白鹤滩至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顺利完成。读“白浙工程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白浙工程西起四川省,东至浙江省,途经川、____(填简称)、鄂、皖、浙等省份。
(2)白浙工程途经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大地形区,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原因是____
(3)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河段,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
(4)白浙工程“西电东送”的终点为长江三角洲,这里经济发达,位置优越。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位置的优越性。____(任答2点)
(5)请说出白浙工程的竣工投产对东部发展的积极影响。____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