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河的贡献——塑造平原、灌溉、水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7 道试题

1 . 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下图为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乙河段主要开发利用的功能是(     
A.水能B.灌溉C.航运D.养殖
2.最能体现“一碗水半碗沙”传统说法的河段是(     
A.甲B.乙C.丙D.丁
3.黄河各河段与其主要“忧患”对应正确的是(     
A.甲—城市排放大量生产生活污水,污染河水B.乙—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突增
C.丙—秋冬、冬春季节发生“凌汛”D.丁—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2 . 黄河养育华夏子孙,孕育中华文明。图为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     
A.发源于青藏高原B.流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C.自西向东注入黄海D.下游流经黄土高原
2.位于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气候干旱,却成为我国著名的米粮生产基地,其主要原因是(     
①水运便利②水源丰富③地势平坦④全年高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数量巨大的泥沙对下游产生了影响,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①—洪水泛滥B.②—枯水时期,河床暴露
C.③—风沙源地D.④—水质浑浊,引水灌溉
4.治理黄河泥沙问题的关键是(     
A.上游开垦农田,扩大耕地面积B.河套平原修建水库,拦洪蓄水
C.黄土高原植树种草,增加植被D.下游加固堤坝,减轻洪涝灾害
2024-03-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师达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我国____省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丙____海。
(2)得益于黄河的灌溉,宁夏平原和图中①____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3)图中甲是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乙是____河,为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4)“一碗水,半碗泥”是对黄河的形容,主要因为黄河中游流经地形区A____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含沙量增多;随着黄河流入华北平原,形成了“____”,严重威胁着周边的居民。
2024-03-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长江与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母亲河黄河为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①处塑造了_____平原。黄河干流A、B,两个河段中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有_____河段。
(2)图中甲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填“小浪底”或“三峡”),乙为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填小浪底或三峡)_____,两条河流均发源于我国的青藏地区。
(3)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为提高鄱阳湖的调蓄能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单选)。
A.围湖造田B.拓宽河道C.打坝淤地D.退田还湖
(4)目前我国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长江和黄河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单选)。
A.流域面积增大B.水能蕴藏量增加C.河流含沙量减少D.河流径流量增加
2024-03-22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中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训练试卷(八)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几位游客以体验和探索地理景现为目的,从沈阳出发,沿国道自驾前往拉萨旅游。左图与右图分布是他们的行程路线示意图与沿途地形剖面示意图。



(1)地形剖面图中的①最有可能是行程路线图中的______市,经过该市后,游客将穿越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______山脉。
(2)到达银川市时,游客们发现这里农田翠绿。经寻访得知该地区年降水量不大,通过引______(河流)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
(3)地形剖面图中的②地区,较周边略低,从海拔高度推断,该地位于我国四大盆地中的______盆地。
(4)到达拉萨后,游客看到当地的少数民族藏族在过他们的传统节日—______
(5)游客选择自驾旅游,请你说出自驾旅游的优势。
2024-03-19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2年10月,中国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目的在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探究一:黄河概况
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约79.5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
(1)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指的是________(填地形区),从________省入海。
探究二:黄河贡献
(2)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①________平原。
探究三:保护黄河
黄河所经之处,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区域。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给沿岸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黄河宁,天下平”,黄河两岸人们的命运与这条大河紧紧相连。
(3)“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水文特征中的________的特点,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___严重。
(4)为使黄河安澜,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在中游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4-03-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航鹰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塑造了平原,提供了灌溉水源,养育了黄河流域的中华儿女。读图,完成问题。

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②气候干旱,河水被蒸发③引水灌溉农田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1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箴言龙光桥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我国河流众多,黄河是我国重要河流之一,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是黄河上、中游和中、下游的分界城市,它们分别指的是(     
A.河口、桃花峪B.河口、洛阳
C.湖口、桃花峪D.湖口、洛阳
2.“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河给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提供了(     
A.丰富的水能B.充足的灌溉水源
C.便利的航运D.丰富的旅游资源
3.关于黄河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段易发生凌汛B.②河段易形成“地上河”
C.③河段含沙量大D.④河段荒漠化严重

9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九曲黄河奔流入海,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气候干旱河水被蒸发
③引水灌溉农田       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这段黄河产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结冰期因素之外,还有关的因素是(     
A.流速B.流量C.流向D.含沙量
2024-03-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卷
10 . 读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F:__________;注入C:_______
(2)黄河上中游分界点 _______,中下游分界点 ________
(3)主要支流A是 _____河。黄河中游流经 _______高原。
(4)黄河下游流经 _______平原,因泥沙淤积形成“________”。
(5)由于黄河水的灌溉使 _______平原和 _______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2024-03-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