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0 道试题

1 . 202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605.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为2239.8立方米/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我国省级行政区域人均水资源分布图 (单位:立方米/人)
1.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分布情况是(     
A.西藏自治区最多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南方各省均高于北方各省D.最少的省区位于西北地区
2.“山河四省”(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位置较高,蒸发量小                  ②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多
③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④位于半干旱区,降水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6-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2 . 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现象说明(     
A.人类打井技术越来越高
B.打水的绳子越来越粗
C.喝水不忘挖井人
D.地下水位在逐渐下降
2.为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我国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兴修水库C.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
2024-06-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中考地理生物二模试题-初中地理
3 .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丹水北运,开辟调水新途径

案例资料:

资料一:2023125日,一列满载2150吨丹江水的运水专列从平顶山东站北上抵达鄂尔多斯,这是丹江口水库的饮用水首次通过铁路运往西北地区,为南水北调开辟出新途径。丹江口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北煤南运大通道及铁路纵贯两地。通过专列捎脚运水,为解决鄂尔多斯的用水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资料二:鄂尔多斯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为全国其他省市区解决燃煤之急的同时,拉煤车返程却面临空载的问题。丹水北运将北煤南运和南水北运相结合,打造了南北双向运输的大通道,促进南北经济互联互通的同时为我国水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方案。

资料三:丹水北运线路示意图、鄂尔多斯气候资料图。

案例思考:

(1)读图说出“丹水北运”列车线路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2)从自然和人文角度简要分析鄂尔多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丹水北运”利用返程空车运水的意义。
(4)为更好地珍惜和保护水资源,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
2024-06-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忻州市多校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4 . 某校开展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研学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州半岛面积1.32万km²,地形平缓,年降水量1488mm,半岛最大河流南渡河全长88km。雷州半岛地表水资源稀缺,地下水资源丰富,其浅层地下水主要依靠地表水下渗补给。半岛农业生产发达,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以抽取地下水为主,近年来部分地区受水质恶化影响,缺水问题日益加剧。2022年广东省实施了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图2),从西江干流取水,调水至雷州半岛南部,结束了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历史。

(1)根据材料完成雷州半岛缺水原因探究。人为原因:____;自然原因:____
(2)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针对当地浅层地下水补给影响因素,做以下实验探究。请据图1所示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时间相同
实验结果:
地表坡度小:地表水流失量____,地下水水量____。(选填“大”或“小”)
地表坡度大:地表水流失量____,地下水水量____。(选填“大”或“小”)
实验中有同学提出:植被因素也是影响地表水下渗的重要因素。并推测:当植被遭到破坏,地表水流动速度加快,地表水流失量会____,地下水水量会____
(3)试从西江水文特征出发简要说明调水的可行性。(至少两点)
(4)除跨流域调水外,请从坚持可持续发展出发,为雷州半岛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三点)
2024-06-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八年级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024七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位,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34%。
2024-06-0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单01 (4-5章)【考点清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
6 . 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工程可有效缓解华北地区农业发展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南水”,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实行区域内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读下图,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描述错误的是(     

A.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建设成本相对低
B.东线、中线都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平原
C.能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全部调往北方地区
2024-06-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中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属于(     
A.水资源B.生物资源C.可再生资源D.非可再生资源
2.可燃冰被认为是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因为(     
①清洁环保②分布广③储量大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总体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
C.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利于农业生产
D.我国人口多,水资源利用率高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如图示意“引汉济渭”工程及西安和汉中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引汉济渭”工程可以调节该区域水资源____分布不均。从图中看出:与渭河流域相比,汉江流域的年降水量____,支流____,汉江水量大。

【资料1】秦岭地质构造复杂,穿越秦岭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修建隧洞工程难度很大;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为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

(2)“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秦岭是我国长江水系和____水系的分水岭。

【资料2】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程度高;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地面下陷和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会使300万~500万亩耕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

(3)问题①:归纳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一条)
2024-05-1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最大的地下水“大漏斗”在华北,华北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在河北。过去数十年,缺水的河北省依靠超采地下水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近7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漏斗区,引发了湿地萎缩、地面沉降等问题。

材料二:图1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图2为华北地区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河北地下水“大漏斗”的形成与____有关,造成的问题有________等。
(2)华北平原地下水“大漏斗”成因:
自然原因:华北平原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年降水量偏____(选填“多”或“少”);降水集中在____季,且年际变化较大,导致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填字母)。
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
③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修复“漏斗”,节水先行。根据所学,列举在工、农业生产或生活等方面可采取的节水措施(至少两点)。____
(4)为了缓解华北的缺水问题,国家实施的大型工程是____
2024-05-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10 . 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中指出,推进土地、矿产、水源、林草等资源节约集约的利用,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继续实行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田长制、河长制、草长制、林长制等措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陕西某中学七年级地理社团开展了一次“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文明靠大家”的主题探究活动,主要内容是分四组访谈不同地区田长制、河长制、草长制和林长制的负责人,他们分别前往江苏、北京、内蒙古和黑龙江,让我们一起来参与他们的探究之旅吧!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图1)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落实田长制实现神州大地万物生】

一组同学前往江苏对当地一位田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内容如下:

(1)来到江苏南部,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丰收景象,江苏所在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试从气候和地形类型两个方面概括我国耕地分布特点____
【落实河长制实现蜿蜒长河清波舞】

二组同学前往北京对当地一位河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内容如下:

(2)北京地区河道众多,但是水资源严重不足,处于____带。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____
(3)请你从农业、工业、家庭中任选两个角度阐述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落实草长制实现一川草色绿无涯】

三组同学前往内蒙古对当地一位草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内容如下:

(4)内蒙古半干旱地区,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景象?
【落实林长制实现妩媚青山峰峦翠】

四组同学前往黑龙江省伊春市对当地一位林长制负责人进行访谈,内容如下:

(5)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被称为“中国林都”,近年来出现了“林竭城衰”的现象,推测其“林竭”的主要原因:____
2024-05-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校园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