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0 道试题
1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经过几十万建设大军的艰苦奋斗,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看:______;从空间分布看: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合理/不合理)。
(4)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2 . 21世纪是“水的世纪”,水危机将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原因不是(     
A.水资源供应紧张B.水资源利用率高
C.水资源浪费严重D.水污染严重
2.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A.修建三峡工程B.加固堤坝
C.跨流域调水D.海水淡化
2016-11-1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北省涿州市东仙坡中学八上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3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地区。
(2)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路线,其中________线方案依托已有的__________运河,将长江下游水调到山东、冀东和天津;_____线方案是引长江最大支流__________上游__________水库的水到达_______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经过的省市有(       )。
A.苏、皖、鲁、冀B.苏、鲁、冀、津
C.鄂、豫、冀、津D.苏、皖、豫、冀
(4)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
(5)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措施有______________、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

4 . 我国江南某镇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但当地政府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结合漫画图,回答下题.



1.造成图中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水污染B.属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C.水浪费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2.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合理用地       B.南水北调       C.建污水处理厂       D.增加矿泉水的供应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的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水利部确定2012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材料二: 漫画



(1)漫画反映的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A__________,B_______。解决B问题的措施是: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由资料一可知,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________;“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东台市八上期末地理试卷
12-13八年级·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是(  )
A.耕地减少B.水资源短缺C.石油资源D.滥伐森林
9 .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水利部确定年我国开展“节约每一滴水,从自身做起”的活动。据此回答第下题.
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加剧的现象是
A.南水北调B.修建水电站C.浪费水和水污染D.全球气温变暖
2016-11-18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江苏连云港市地理中考模拟地理试卷

10 .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


(1)左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2)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3)结合右图,根据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如何解决该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