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保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5 道试题

1 .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海洋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每年的6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北极地区是一片陆地
C.七分海洋,三分陆地D.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
2.目前,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限制沿海地区海盐的生产
B.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C.限制海洋养殖业的发展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2024-04-03更新 | 9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2023年7月,位于天津长芦盐场的盐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盐光互补是在保证盐业生产前提下,实现水上太阳能发电、水面蒸发制盐,水下水产养殖,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值的产业发展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属于(     
A.气候资源B.海洋资源
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
2.长芦盐场发展盐光互补模式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水源丰富,土壤肥沃B.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C.经济发达,技术先进D.临近城市,市场广阔
3.长芦盐场盐光互补项目投入使用的意义有(     
①增加清洁能源消费                       ②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④提高单位面积产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八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读海南岛及周边海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海洋碳汇渔业是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对海洋食物的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海南渔业企业多按照传统方式从事生产。


(1)评价海南省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条件。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积极意义。
2024-04-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非选择题(综合题)题型分析与解题方法-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4 . 浙江省台州市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即通过奖励和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渔民们将海洋垃圾带回。下图为浙江省台州市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州市濒临我国(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海洋垃圾会(     
①危害海洋生物②影响船只航行安全③破坏海洋生态环境④导致全球变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浙江省打造“蓝色循环”模式的首要目的是(     
A.获取经济效益B.减少海洋污染
C.提高渔民收入D.调节城市气候
2024-04-01更新 | 16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中考一模地理试卷

5 . 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休渔期间继续捕捞B.加强海洋巡航执法力度
C.防止海洋污染D.用高科技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2024-03-2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南华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针对我国海洋____,生态____等问题,我们要合理保护海洋资源。
2024-03-2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过关测试 (10)地理试题

7 . 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严禁浅海养殖B.禁止过度捕捞
C.扩大填海造陆D.垃圾倾倒入海
2024-03-2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二模)地理试题

8 . 20225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图为中国疆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A.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B.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
C.跨经度范围广,四季温暖
D.东靠亚欧大陆,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广阔D.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
3.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A.维护海洋权益B.保护渔业资源
C.发展海洋旅游D.减少海洋污染
2024-03-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9 . 有关我国海洋资源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B.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C.我国最大的渔场为舟山渔场D.台湾有布袋盐场

10 . 20225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70°600°100°110130120海洋牧场”。图为中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2.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下列有利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做法(     
①发展海洋运输,利用海洋空间资源②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
③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④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3-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鹤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