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1 道试题
1 . 陕西省和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近年来两省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读“中国局部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自然环境

(1)地形:陕西所在的地形区为B____,河南所在的地形区是A华北平原;它们之间以③____(填山脉名称)为界,都属于____(填“黑”或“黄”)土地。
(2)气候:陕西和河南都位于____(填温度带)、____(填干湿区)。

主题二:农业发展

(3)陕西和河南的耕地都是以____(填耕地类型)为主,粮食作物以____小麦为主,作物熟制为____

主题三: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4)河南所处的华北平原每到春季,农田需水量大但是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容易发生旱灾。请你为华北平原应对该灾害提出合理的措施:____
2024-05-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地理试卷
2 . 一棵棵防风固沙的泡桐树,如今变成了兰考人民的巨大财富。下图为兰考县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昔日风沙地】

河南省兰考县位于华北平原,北邻黄河故道。20世纪60年代前,这里冬春风沙肆虐,贫困凋敝。兰考人民创的采用挖取沙下淤泥盖沙丘,然后在其上大量种植泡桐等树木的方式治理风沙、盐碱,被戏称为先贴膏药后扎针。到80年代,兰考县田间地头的泡桐林已长成参天大树。

(1)兰考县的土壤类型是_______(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冬春多风沙给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
(2)列举泡桐树在治理兰考风沙中起到的作用。
【今朝聚宝盆】

泡桐声学性好,共鸣性强,是制作乐器的上佳之选。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95%以上的音板都选自兰考泡桐,民族乐器产业已成为兰考县特色支柱产业。如今,兰考县获得了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的称号,河南省兰考县的堌阳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兰考音乐小镇

(3)泡桐与民族乐器的邂逅对兰考的影响有哪些?请你从经济、就业两个方面进行作答。
2024-05-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两校联考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大致以大兴安岭和长城为界与西北地区相接,东临渤海和____海。
(2)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诗节选)。

(3)诗中杜陵现位于西安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____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____,加之多风。
(4)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山脉主要有长白山、阴山、大兴安岭
C.黄河流经北方地区最后注入海洋
D.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
2024-05-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1及右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我国建设了______工程缓解______地区、西北地区用水不足的问题。
(2)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属于______资源(“非可再生”或“可再生”),但是由于工农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河湖,造成______,降低了水资源利用价值。
(3)图2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本标志由江西省井冈山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康永平设计,2000年3月22日揭牌。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宣传节水和对节水型产品进1行标识的专用标志,该图标为中国“_______”。
(4)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差不多,但与西北地区相比,华北地区用水更为紧张,其主要原因有______(写出一项即可)。
(5)根据水资源国情,我国要求在生产、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请写出你能为此做些什么?(写出一项即可______
2024-05-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冀北山区是京津重要水源区,担负着为下游京津地区输水的重要职责。但这里也是山高坡陡、降水集、中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冀北山区东北沟流域经过多年的自然封禁,生态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使输水能力不升反降。为促进流域和谐发展,目前京津地区与水源补给区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

(1)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完成东北沟流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输水关系框图。
①农家肥产量减少②生物多样性增加③粮食产量变化④水质降低

A____,B____,C____,D____
(2)分析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3)简述京津地区与水源补给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水源补给区的积极影响。
2024-05-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甲和乙的分界是____山脉。
(2)甲地区春季气温回升____,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发生____(自然灾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完成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的思维结构图。

____,②____
2024-05-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苍梧县中考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7 .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某中学地理课堂以“中国水资源”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读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看分布,找规律

(1)读图,判断甲地区属于______带,乙地区属于______带。
(2)据图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活动二:据规律,析原因

(3)华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也是我国重点缺水地区之一,请分析其缺水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活动三:护淡水,找对策

(4)为了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国家将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华北地区,实施了______工程。一年中受水区引水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
(5)2024年中国水周(3月22—3月28日)倡议“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试从生产、生活两方面举例说明如何用好水资源。
2024-05-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方冬小麦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经常发生旱情。尤其春季,华北地区小麦正值拔节期,黄淮、江淮麦区进入孕穗抽穗期,干旱常常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收成。

(1)“黄土地”“黑土地”中黑土地指地形区甲____,黄土地指乙____、丙____
(2)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人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
(3)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请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____
(4)华北平原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春旱,请分析缺水的原因。____
2024-05-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金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过关地理试题
9 . 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____山脉。山脉东侧②地形区是____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山脉西侧③地形区是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②③地形区因土壤的颜色特点被称为“____”。
(2)①是我国最大的平原——____平原,发育了肥沃的“____”,该平原盛产的糖料作物是____。①平原东侧B是____脉。
(3)华北平原因水资源不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请你给本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4-05-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从江县贯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读“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和“③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东部濒临渤海、黄海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长江以北D.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2.③地区春季降水偏少,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需求量大,往往出现春旱。能够缓解③地区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大量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C.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3.有关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
B.②地区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C.①③地区相比,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的是③地区
D.②③地区相比,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②地区
2024-05-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