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8 道试题

1 .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历程。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读下图中央红军长征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征历经了“万水千山”,下列山和水属于长征路上经历过的是(     
A.鸭绿江、大兴安岭B.秦岭、淮河C.大渡河、岷山D.乌江、巫山
2.中央红军抵达吴起镇,居住在传统民居(     )中。
A.窑洞B.木屋C.竹楼D.雪屋
2024-05-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
B.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
D.黄土是由风从沿海湿润区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
2.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①窑洞②碉楼③信天游④京剧⑤白羊肚头巾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
2024-05-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骏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1026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考察。南沟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曾经是陕西省的贫困村,而今安塞南沟果飘香,山青景美产业旺,老乡生活越来越红火。

材料二:黄土高原示意图(图1)、延安气候类型图(图2)和窑洞景观图(图3

(1)安塞区南沟村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据材料可知当地治理该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是____
(2)南沟村传统民居是窑洞,说明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4-05-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湖南长沙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4 . 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主要有(     
①窑洞②越剧③信天游④白羊肚手巾⑤手鼓舞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
2024-05-2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二十五中、新起点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某同学在历史课上了解到:明朝时期,黄土高原地区驻军实行“三分戍守,七分屯田”制度,随着屯田的实行,大量土地被开垦,导致黄土高原的侵蚀沟道数量急剧增多。下图为明清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最大的是(     
A.森林B.草地C.农业用地D.沙漠
2.“明朝时期黄土高原的侵蚀沟道急剧增多”反映出当时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严重的土地荒漠化B.严重的水土流失
C.严重的土地盐碱化D.严重的土壤污染
3.明清时期当地主要的建筑民居是(     
A.蒙古包B.吊脚楼
C.窑洞D.四合院

6 .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是由风从沿海湿润地区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
B.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
C.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
D.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黄土高原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下列属于当地特色文化的是(     
①窑洞②碉楼③信天游④京剧⑤白羊肚头巾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
3.下列做法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     
A.增加草地放牧牲畜的数量B.大量开垦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C.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D.加大化肥使用量,提高粮食产量
2024-05-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从江县贯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地坑院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地下四合院”。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坑院这种民居反映了当地环境特点(     
A.地势崎岖,依山而建B.黄土深厚,不易坍塌
C.气候干旱,经济落后D.降水较多,利于排水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特有的传统的地域文化。下列传统文化不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A.陕北腰鼓B.信天游C.京剧D.秦腔
2024-05-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不同地域形成的艺术和体育文化要素呈现出不同特色,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民歌信天游曲调淳朴,高亢而悠长,兴起于(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2.以赛马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地区,其农业生产部门主要是(     
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
2024-05-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9 .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完成各小题。

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地区(     
A.主要分布在晋、秦、宁、陇B.1月平均气温高于0℃
C.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秦岭以南D.河流众多,短小而湍急
2.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质疏松②夏季多暴雨③河流结冰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小说主人公及当地很多居民多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的是(     
A.冬季寒冷、风沙大B.夏季多雨、气温低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D.河流多而且水量大
2024-05-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三实验中学+第六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中亚地区自古同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古代丝绸之路部分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在的西安,其所在地形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古代商队从中亚带回的商品中大多有羊毛制品,说明当地农业以____业为主。
(2)近年来,我国与中亚地区合作密切,中亚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通过____运输输入我国。
(3)图中古代丝绸之路的线路多沿山麓分布,请试分析其原因。
(4)棉花是一种喜光忌雨的农作物,试分析新疆和中亚两地种植棉花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____
(5)有人建议新疆和中亚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规模,环保工作者提出反对意见。请你从环保角度说明反对的理由。____
2024-05-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