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3 道试题

1 . 下图为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位于___(一线)以北,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大致以大兴安岭和长城为界与西北地区相接,东临渤海和___海。
(2)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任答两点)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诗节选)


(3)诗中杜陵现位于西安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___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___,加之多风,蒸发旺盛。
(4)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种独特地貌如下面框图中的景观图片所示。该地貌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将下列框图内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表示该地貌的成因。(从左往右)______

   


(5)说出两条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方法和措施。(任答两条)
2 . 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     
A.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B.增加草地放牧的牲畜数量
C.加大化肥使用量,提高粮食产量D.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2023-07-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破坏农田和村庄
B.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C.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D.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
4 . 读黄河和长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和长江均发源于A____(地形区),其中黄河最终注入①____海。
(2)两条大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上/中/下)游河段。
(3)黄河流经图中阴影区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____最大的河流。
(4)长江的年径流量远大于黄河的年径流量,究其原因,从气候角度考虑,是因为长江流域的____大于黄河流域。
(5)对比分析是地理学习的有效方法。请对比分析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枝城-城陵矶)河段相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下图中“共同成因”的内容应填写____
   

5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可以简单说明影响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B.坡度的陡缓C.土壤的质地D.降水的强度
2.根据实验结论,防治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A.修筑梯田B.打坝淤地C.植树种草D.加固堤坝
2023-07-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区域面临的典型环境问题为(     
A.沙漠化B.水土流失C.盐碱化D.水污染
2.“黄土地”上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①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②大河流经,水源充足       ③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④山高谷深,河网密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黄土高原有“乌金高原”之称,是因为黄土高原有丰富的(     
A.石油B.煤炭C.金刚石D.黄金
4.下图为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       过度放牧B.降水集中       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D.降水集中       垦荒造田
7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延安的蜕变

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加快。目前,植被覆盖率高达81.3%,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由2.5亿吨下降到0.31亿吨。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欣欣向荣、赏心悦目的生态“大公园”。

材料二延安的位置和生态治理示意图。


   

(1)延安市位于我国的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南部的____(山脉)与淮河构成了一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是延安过去的真实写照。这说明过去的延安市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___,列举两条产生此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____
(3)现在的延安由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土不下坡、绿水长流的生态“大公园”。结合材料分析,延安人民采用了哪些生态措施来治理环境?
(4)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延安精神”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未来延安的建设中应(     
①拆除所有窑洞,建设更大城市②保护革命文化景观,传承“延安精神”
③依托红色遗迹,开发旅游项目④突出经济发展,弱化环境保护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延安市利用地形条件在山区发展林果业,有哪些积极意义?(从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两方面思考)
2023-07-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读材料,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方地区局部图。


材料二:北京市面积1.68万平方千米,2011年常住人口达2000多万,人口密度高,产生了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大等社会问题。2008年,首钢集团把高耗能、高耗水、重污染的钢铁生产部门,从北京城区搬迁到河北省的曹妃甸。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雄安新区。如材料一图所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雄县、容城和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1)太行山脉西侧地形区A是________,该地区存在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
(2)B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农业类型),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这里春季降水偏少,________灾害严重,农业灌溉用水不足,同时,这里大城市人口多,工业发达,城市用水严重不足,解决本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有________。从长远来看,发展________是这里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2022年全国两会3月4日-3月11日在北京召开,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所在地都汇聚于此,说明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中心。
(4)依据材料和你的理解,首钢集团钢铁生产部门迁出北京城区和建立雄安新区,对北京城市发展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2023-07-2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试推测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地形区是____,这里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传统民居是____
(2)这里____资源丰富,被誉为“乌金三角”。
(3)在这里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通过阅读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是____
(4)经过多年的生态恢复,延安这片古老的土地恢复了勃勃生机,试分析延安采取的治理措施可能有________
2023-07-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位于此地区的陕西延安市洛川县是我国苹果的重要生产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洛川的传统民居是(     
A.四合院B.竹楼C.蒙古包D.窑洞
2.当地很多居民戴白羊肚头巾,可能的原因是(     
A.冬季寒冷、风沙大B.夏季多雨、气温低C.山高谷深D.防止蚊虫叮咬
3.洛川县所处的温度带是(     
A.寒温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
4.洛川苹果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土质疏松B.日照稀少C.夏季多暴雨D.昼夜温差大
5.当地种植果树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美化环境B.防风固沙C.保持水土D.减少污染
2023-07-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