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7 道试题
1 . 随着陕西关中加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渐凸显,引汉济渭便是解决关中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陕西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关中地区城市生活、工业生产的缺水问题,缓解缺水对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全省水资源统一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脉A是____。写出该山脉的地理意义____
(2)根据所学知识比较渭河和汉江的水文特征。
河流流量(大/小)含沙量(大/小)冰期(有/无)
渭河_____
_____
_____
汉江_____
_____
_____


(3)央视《地理中国》报道,渭河上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桥),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居民在河中挖砂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桥上桥”下桥被於埋的主要原因是____严重,解释当地这种现象严重的原因____
2023-01-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黄河发源于____山,它注入的海域A是____
(2)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是____
(3)黄河在中游接纳了两条较大的支流,其中支流⑤是____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③河段所在的流域。其自然原因____,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是____。最有效的生态措施是____,以此减少黄河的含沙量。
2023-01-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小明参加了学校“会诊黄土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根据他收集的图一黄土高原略图和图二黄土高原素描图,把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补充完整。

a.初识黄土高原:


(1)确定范围(见图一),东起________山,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________
(2)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它的成因中比较公认的是(     )。
A.冰川说B.风成说C.冲积说D.漂移说
(3)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4)本区拥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晋、陕、内蒙古接壤的地区被誉为“乌金三角”。

b.问诊黄土高原:


(5)症状(见图二):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是(     )。
A.千沟万壑B.一马平川C.崎岖不平D.层峦叠嶂
(6)病因:黄土高原________问题严重。
(7)造成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有(     )。(多选)
A.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土质疏松干燥,极易渗水
C.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D.开发历史久、过度放牧、不断开荒种地
2023-01-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0年以来,“黄河清”的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黄河水变清是生态治理、气候变化、水利工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示意黄河流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从河口镇到陕县河段含沙量大幅____(增加/减少),主要原因是流经土质疏松的____(地形区),加上该区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____(春/夏/秋/冬)季,地表易受侵蚀,水土流失严重。从陕县到桃花峪河段,含沙量显著减小,主要是由于____(植被/水库)的拦沙蓄水作用。
(2)黄河中游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____大,水流速度快;且有多条支流汇入,河流____(泥沙含量/水量)也较大,因此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3)黄河水变清的原因,从生态治理来看,是黄河中游地区采取的____(植树种草/退田还湖)等措施,大大减轻了水土流失。从气候变化来看,可能是中游地区降水减少,导致河流水量减小,携带泥沙的能力____(降低/增加)。
2023-01-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2-23八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5 . 1.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
的原因
降水特征 ________________
土质特征________________
植被特征________________
地表特征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单位时间内坡面径流量大
人为原因①乱垦滥伐
②过度放牧
③陡坡耕种
水土流失强度的影响因素:植被、降水与坡度。
水土流失的影响①使土层变薄、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使黄河含沙量增加,下游形成“地上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3-01-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章 北方地区(A卷·考点梳理)-【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商务星球版)
6 . 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流经的9个省区。2021年10月20日,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查,旨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宁夏平原是黄河流域上游第一大平原。古人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天堑分流引作渠”,成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引黄灌溉传奇。



(1)引黄灌溉区位于____(山脉)以东,内有多条灌渠自南向北自流引水。宁夏平原过度引水灌溉,可能造成下游地区资源短缺。黄河中游河段出现严重的____现象,河流的含沙量多,治沙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第一要务。由图中可知,黄河2018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含沙量减少最明显的水文站是____
(2)目前,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试分析原因:
自然原因是:____;人为原因是:____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刻不容缓。请你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些合理化建议,至少两条。____
2023-01-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黄河“几”字弯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强力“泵站”。河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以“大河新篇一还看‘几’字弯”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如图1为黄河“几”字弯地区示意图,图2为大同市气候资料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变害为利润泽一方新福地]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沙漠生态环境直接关系黄生态保护,过去当地居民以放牧、垦荒为主,造成沙漠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人们在凌汛期将河水引入库布齐沙漠腹地,建立沙漠水生态,人们养起了鱼虾蟹和鸭子,“牧民”变“渔民”。在沙边缘,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了锁边林带,建成沿黄生态廊道,有效阻止了库布齐沙漠向北扩张,使排入黄河的泥沙量大大减少。


(1)过去库布齐沙漠面积扩大的人为原因有____
(2)说出构建沙漠水生态、建设锁边林带的积极影响。

[能源重地打造经济增长极]

黄河“几”字弯地区被誉为中国腹地的“乌金三角”。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该区域将立足区位优势,积极和国际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建设风电场、太阳能光伏电场等清洁能源项目,促进能源国际合作向更高更广泛领域拓展。


(3)分析大同市建设风电场和太阳能光伏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说出发展风电、光伏发电产业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3-01-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临秦岭,北抵长城。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②C.①③②D.②④③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D.降水集中,多暴雨
3.针对黄土高原地表现状,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④实施修建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前甲地区出现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泥石流C.地震D.台风
2.造成甲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有(     
①破坏植被②土质疏松③开矿④过度发展畜牧业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下列属于治理甲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生物措施是(     
A.修建水库B.修建梯田C.植树种草D.打坝淤地
4.为了实现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修挡土坝,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植树种草,合理发展林果业和牧业D.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木生产

10 . 读我国阴影表示的某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区是(     
A.河套平原B.河西走廊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
2.判断图中①山脉名称是(     
A.太行山B.秦岭C.乌鞘岭D.阴山
3.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主要是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中,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降水集中B.乱垦滥伐
C.过度放牧D.陡坡耕种
4.为了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宜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退耕还林   ②缓坡修筑梯田   ③植树种草   ④建设小型水库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3-01-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郭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