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0 道试题

1 . 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始披上绿装,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随着高原变绿,人们开始富裕起来,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发生好转,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当地人真正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治理后的景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质疏松②过度造林③降水少④过度放牧⑤过度开垦
A.②④⑤B.①②④C.①④⑤D.①③⑤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A.减少土壤肥力B.促进矿产资源的再生C.疏浚了河道D.植被覆盖率增加
3.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梯田的好处是(     
A.涵养水源B.美化环境C.保持水土D.增加土壤肥力
4.读下面因果关系图,方框中的数字代号①②③④与下列内容字母代号abcd对应正确的是(     
a-农业产业结构调整b-城市绿化面积增加c-农村人口不断减少d-减少滥砍乱伐,保护森林
A.bcadB.dcabC.CadbD.abcd
2024-04-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北方地区(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湖南专用)
2 .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孔”表明了长期的人类活动,已造成了当地严重的(     
A.水土流失B.湖泊萎缩
C.凌汛危害D.城市化问题
2024-04-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2023年7月27日—31日,山西遭遇入汛以来极端强降雨过程,截至7月31日19时,山西全省共转移安置避险群众42211人。此轮降水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等特点,导致山区雨水渗透明显,坡体含水量增大,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图为山西省地形图及滑坡现场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和汾河在山西省境内大致都是自北向南流,该省的地势特点是(     
A.东西高,中间低,南高北低B.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C.东西高,中间低,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2.黄河河口段到桃花峪段含沙量不断增大的原因是(     
A.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沙漠广布B.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D.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多
3.暴雨期间,山西省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     
A.泥石流、地震B.洪涝、滑坡C.滑坡、泥石流D.海啸、洪涝
2024-04-02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名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____
2024-04-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三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读有关黄土高原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黄土高原景观”图上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____,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的____
(2)黄土高原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是____
(3)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建挡土坝、护坡坝②营造灌木林、种植山杏③建梯田、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针对以上措施,较为合理的安排是在缓坡地带____,在陡坡地带____,在坡脚地带____。(填序号)
2024-03-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检测地理试题

6 . 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由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及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结构紧密,不易冲刷B.地形开阔坦荡,起伏和缓
C.年降水量大,河网密布D.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综合治理措施有效
2.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B.荒漠化C.水土流失D.大气污染
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临东北平原,西至青藏高原
B.“风成说”认为:黄土来自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东北内陆地区
C.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导致黄河中游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悬河”
D.白羊肚头巾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7 . 甘肃省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气候多样,地形复杂,景观多元。图左为中国局部示意图,图右为董志塬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自然“因”】

塬,是指覆盖着黄土的较大面积的高平地,甘肃省庆阳市的董志塬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塬”。。


(1)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____高原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复杂。
(2)董志塬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____(环境问题)严重,使塬的面积不断缩小,治理该环境问题的合理做法____

【寻人文“美”】

武都古城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的白龙江中游。北魏时期,武都城设立之初,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而建龙王庙,到唐宋时期,龙王庙香火愈发鼎盛。图为武都气候资料图。



(3)武都古城的龙王庙曾经香火鼎盛,分析其原因。(可从气候特征、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

【赞科技“兴”】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中心,该发射中心虽不在甘肃酒泉,酒泉却为其基础设施建设、后勤供应提供了保障。


(4)航天工业属于____(填“高新技术产业”或“传统工业”),其优势在于____
①降水少,晴天多,天气条件好②人烟稀少,不易危及人们生命安全
③建成时间早,配套及生活设施完善④空中及海上交通方便,便于运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3-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8 . 地处黄土高原的高西沟村,过去“山上光秃秃,下面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如今“高原绿了,农民富了”。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会导致(     
①地表肥沃的土壤流失②土壤盐碱化③黄河中游含沙量增大④沟谷增多、扩大和加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21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同步产品化】人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随堂检测

9 .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的雄姿展现于世。下图示意黄河“桥上桥”,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桥上桥”最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三江平原
2.“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壳变动B.过度开垦C.水土流失D.围河造田
3.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传统生活方式落后B.乱垦滥伐,破坏地表植被
C.黄土结构疏松,裂隙多D.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2024-03-21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收心考试地理试题
2024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10 . 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____;地表形态:____
(1)水土流失原因
①黄土的特性:黄土土质疏松。
②气候特点:降水集中在7、8月份,而且多暴雨。
③植被特点: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④地形条件:黄土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
⑤人类活动:人们____、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生态环境恶化。
(2)水土流失的后果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水土流失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使泥沙大量输送到河流的下游,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3)水土保持:
一方面采取____等生物措施与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来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____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2024-03-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2 北方地区(背记帮)-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