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68 道试题
1 . 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能源,主要成分为甲烷(CH4),还含有少量硫化氢(H2S)等气体。硫化氢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甲烷反应而除去,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利用甲烷催化制取氢气。一种甲烷水蒸气催化制氢的透氢膜反应器如图2所示,通入的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一部分氢气通过透氢膜与膜外侧通入的氧气反应。

利用甲烷在高温、Cu-Pd催化作用下分解可制取新型碳单质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导电性能。
(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结合图1,分析甲烷与硫化氢的反应。

①产物“”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②该反应过程中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分子的数目                 B.原子的种类               C.物质的总质量
(3)结合图2,分析甲烷水蒸气制氢反应。
①甲烷水蒸气制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在反应器的膜外侧通入氧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天然气属于纯净物
B.天然气和氢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C.透氢膜反应器内生成的CO与H2未被完全分离
D.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是一种金属单质
7日内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2 .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转变。
(1)目前,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和______。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____
(2)做饭时,天然气燃烧不充分,锅底易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调______(填“小”或“大”)燃气灶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节约能源。
(3)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①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______不变。
②过程I中反应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很大进展。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化学真题
3 . 产煤大省山西正不断提高发展“含绿量”。近年来,我省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请你分析图文信息,解完成下面小题的相关问题。

1.数字赋能使我省煤炭绿色开采更加智能化,其优势是_____(写一种)。煤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煤综合利用能得到_____、煤焦油等化工产品。
2.近年来,大同市直面生态环境基础差、能源结构单一的状况,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变。采煤、运煤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写一种),为实现“大同蓝”,可采取的举措有:_____
3.“氢能”是我省“十四五”规划的先导性未来产业,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实现从“黑”焦炭到“绿”氢能的高效转化提供了更多可能。请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产生活中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的主要原因是_____
4.生态养殖助力乡村振兴,山西沁源县生态蛋鸡养殖基地采用全自动化养殖系统。鸡蛋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鸡粪发酵可生成优质的农家肥,其优点是_____(写一条)。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三校中考三模联考化学试题
4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可行并且运用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社区服务:冬天向老年人宣传预防炭火中毒二氧化碳有毒
B社会调查:有多少用户没有安装天然气报警器天然气属于易燃性气体
C学农活动:给玉米施撒氯化铵氯化铵是复合肥料
D家务劳动:帮妈妈在阳光下晒衣服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天然气用于燃料
C.含石墨的墨汁用于作画燃料D.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
6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绿色低碳”是技术装备展区四大主题之一。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变。
[活动一]下图是不同年份中世界能源占比结构图,请回答:

(1)比较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____
(2)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CO2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
B.改进技术,提高能效
C.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CO2,进行封存处理

【活动二]碳“捕捉”
根据 CO2的性质,可以用水和碱溶液“捕捉”CO2。为比较“捕捉”效果,小组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a端连接气压传感器,测得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3)图中,甲、乙、丙注射器内的试剂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X的数值为_______;分析图可知“捕捉”CO2效果最好的是____ (选填“甲”、乙、“丙”)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环保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氮、臭氧等
B.地球上总水储量很高,但淡水很少,为解决此问题,海水淡化现已被广泛应用
C.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遗骸经历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D.作为重要的能源,燃料对于人类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该大力开采煤、石油、天然气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6月月考八年级物理化学综合试卷 -初中化学
8 . 石油古称“洧水”,《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其(指‘洧水’)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洧水”具有可燃性B.“洧水”分馏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洧水”是可再生能源D.“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兴市中考第二次学情调查化学试卷
9 . 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解释正确的是
A.氧气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其燃烧产生的热量
D.海水“晒盐”的过程利用的是降温结晶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中考模拟考化学试卷
10 .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生物质能B.煤C.石油D.天然气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定心卷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