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1 道试题
1 . 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O2)的减少量;然后黑暗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O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设置5℃10℃15℃20℃25℃30℃
光照12小时CO2的减少量(mg)122130394542
黑暗12小时CO2的增加量(mg)6912182736
A.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45mgCO2
B.光照12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C.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O2减少30mg
D.24小时后,2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2 .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有挂艾草、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划龙舟只需要人体运动系统参与即可
B.粽子中糯米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胚乳
C.艾草植株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D.与艾草植株相比,人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组织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树兰实验学校二模科学试题
3 . 实验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对下列有关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一实验装置中,种子1和种子3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
B.图二用湿棉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C.图三所示实验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取图四中A、B叶片脱色漂洗后滴碘液,仅叶片A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绍兴初中毕业适应性考试科学试题
4 .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分别用天竺葵和水藻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1)据图1中甲装置可知,本实验要验证的假设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
(2)实验前必须预先将天竺葵放置在暗处一昼夜,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_____
(3)将图1中甲装置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摘下A、B两个叶片先进行脱色,图1的乙装置中a液体应为_____,b液体应为_____
(4)滴加碘液后A叶片变蓝,B叶片不变蓝,由此可得:本实验的假设_____(成立/不成立)。
【实验二】
(1)图2中的实验用于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_____
(2)本实验中,选择水生的水藻而不用盆栽的天竺葵,其原因是_____
A.便于观察现象       B.便于收集气体       C.更加美观
(3)如利用图2装置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应增加一个在_____环境中进行的实验。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科学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器官协同完成多项生理活动。图甲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进行两项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B为细胞内的相关结构:图乙中曲线a表示某植物在环境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②可以引起温室效应,结构B中进行的生理活动名称是________
2.图乙中,在M点时出现曲线b的原因可能是(      )
A.适当提高了温度             B.适当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C.适当增加了光照强度       D.适当增加了氧气浓度
3.结合图丙,试解释“植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这句话蕴含的科学道理。____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二模科学试题
6 .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小科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择n张(数量较多)对称性良好的樟树上的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步骤①中为什么要选择数量较多的樟树叶片而不是选择几张?______
2.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a.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3.步骤②中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4.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
2024·浙江·模拟预测
7 . 如图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置于充足的光照下4小时后,打开阀门①和②,挤压塑料袋观察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前需要将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B.Ⅰ袋内叶片只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乙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Ⅰ、Ⅱ袋内水珠主要是呼吸作用形成的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鄞州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8 . 如图是研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a:对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图b: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可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图c:将叶片放入酒精中进行水浴加热是为了使叶片脱色
D.图d: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中考二模科学试题
9 . 图1是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代码Ⅰ、Ⅱ、Ⅲ、Ⅳ 表示物质,字母A、B、C、D表示结构。图2是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中Ⅱ、Ⅳ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6:00~20:00时间段,甲、乙两种植物合成图1中物质Ⅲ较多的是 ________,乙植物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 ________,D关闭,物质Ⅱ不能进入叶片造成的。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00的光合速率关系是________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等部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学试题
10 . 如图所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的吸收量表示)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B所表示的是________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a、b点表示________
3.若要测量 c点数据,需将该植物放置在________环境中。
4.叶面积为25cm2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________mg。
5.在同等条件下,阳性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阴性植物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等部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