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中考真题
真题
1 . 在我国西北部荒漠,生长着某种植物,其果实成熟后会分裂成数个尾部为螺旋状的分果(如图1),分果表面分布着具有吸水性的毛。请回答:
(1)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该植物的分果形成了“自钻孔行为”以适应荒漠环境。
①分果随环境湿度的变化,其螺旋状的尾部会旋转扭紧或松开,将种子推入地下。分果钻土时,因前端尖细,受力面积小,从而分果前端对土壤的______ 较大,有利于进入土壤。
②分果钻入土壤有利于种子的生存和萌发,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写出一点)。
(2)受该分果“自钻孔行为”的启发,研究团队以树皮为原料,设计并制造出三尾种子载体(如图2),可用于有些种子的无人机空中播种、施肥等。
①播种前,需先测定种子的萌发率。测定萌发率时,具有活性的种子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浑浊现象。产生该浑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
②播种后,种子载体留在土壤中,不再回收。从保护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对于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以树皮为原料制造种子载体的优点有___________ (写出一点)
(1)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该植物的分果形成了“自钻孔行为”以适应荒漠环境。
①分果随环境湿度的变化,其螺旋状的尾部会旋转扭紧或松开,将种子推入地下。分果钻土时,因前端尖细,受力面积小,从而分果前端对土壤的
②分果钻入土壤有利于种子的生存和萌发,推测其原因是
(2)受该分果“自钻孔行为”的启发,研究团队以树皮为原料,设计并制造出三尾种子载体(如图2),可用于有些种子的无人机空中播种、施肥等。
①播种前,需先测定种子的萌发率。测定萌发率时,具有活性的种子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浑浊现象。产生该浑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播种后,种子载体留在土壤中,不再回收。从保护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对于用金属或塑料等材料,以树皮为原料制造种子载体的优点有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2 .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五个大烧杯内分别垫上滤纸,并各放入20粒相同的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请回答:(1)几天后,ACE中的种子均未萌发,B中只有1粒没萌发,D中只有2粒没萌发。对照多数种子萌发的B、D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
(2)装置C中油膜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 。
(2)装置C中油膜的作用是什么?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3 . 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石刻上已有所记载。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__________ 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农业生产中,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小麦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__ 。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
(2)农业生产中,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小麦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4 . 如图所示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
A.胚轴 | B.胚根 |
C.子叶 | D.种皮 |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5 . “蚁巢土”(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小科设计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
Ⅰ.实验步骤
土壤采集:
土壤分装:将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平均分成两组,将等量的①、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组和第二组花盆中。
种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良好、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喷洒 。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Ⅱ.实验结果
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如图,请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还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________ 。
(2)请将实验步骤(3)补充完整________ 。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
(4)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该实验还可以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 。
Ⅰ.实验步骤
土壤采集:
土壤编号 | 土壤来源 | 采集方法 |
①号土壤 | “蚁巢土” | 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10cm、深10cm范围的土壤 |
②号土壤 | 蚂蚁窝附近的土壤 | 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按相同方法取土 |
种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良好、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喷洒 。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Ⅱ.实验结果
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如图,请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还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
(2)请将实验步骤(3)补充完整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4)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该实验还可以怎样改进?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6 .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其种子具有休眠性,某兴趣小组拟用沙藏法打破花生种子的休眠,并通过实验找到最适宜的沙藏条件。其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沙藏处理方式及实验结果如图2、图3所示,回答问题:
(1)花生种子是由子房里的___________ 发育而来的。
(2)沙藏处理后的花生种子用清水冲洗后,要放入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于25℃恒温箱中培养,进行萌发试验。请说明这样操作的理由:___________ 。
(3)结合图2和图3,对花生种子萌发前进行的前期处理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 。
(1)花生种子是由子房里的
(2)沙藏处理后的花生种子用清水冲洗后,要放入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于25℃恒温箱中培养,进行萌发试验。请说明这样操作的理由:
(3)结合图2和图3,对花生种子萌发前进行的前期处理提出合理建议: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7 . 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家蚕的发育过程,蝗虫的发育与甲图相似 |
B.乙图:蝌蚪只能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兼皮肤呼吸 |
C.丙图: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将体内代谢废物运输至母体 |
D.丁图:菜豆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8 . 科学研究中常常会利用不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下列对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方法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实验中,用3 颗品种相同,大小相似的豌豆种子实验属于控制变量法 |
B.图乙“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使用与A完全相同的B蜡烛属于转换法 |
C.图丙“探究生命起源”实验中,通过放电将甲烷、氨气、氢气等气体合成出最简单的氨基酸属于模拟实验 |
D.图丁“探究声音产生条件”实验中,用乒乓球靠近音叉产生跳动现象属于放大法 |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9 . 梭梭是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中的重要植被,它不仅能忍受干旱和极端温度,其抗盐性也很强(当土壤盐分过高时,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于是科学研究员对“食盐溶液浓度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实践,为大面积种植梭梭林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梭梭种子在5℃、10℃、15℃、20℃、25℃和30℃恒定温度下进行萌发,统计种子的萌发率(如图甲)。
②在________温度下,将梭梭种子放在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统计种子的萌发率。
③将步骤②中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继续培养数天后,统计种子恢复萌发的萌发率。
(1)实验中,对梭梭种子的要求有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2)实验步骤②中的温度应为__________ ℃。
(3)分析步骤②所得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
(4)在自然生长环境中,刚播种在沼泽地(盐分浓度大于4.5%)的梭梭种子会处于休眠状态。请推测梭梭种子能否在来年融雪时期萌发,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
①将梭梭种子在5℃、10℃、15℃、20℃、25℃和30℃恒定温度下进行萌发,统计种子的萌发率(如图甲)。
②在________温度下,将梭梭种子放在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统计种子的萌发率。
③将步骤②中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继续培养数天后,统计种子恢复萌发的萌发率。
食盐溶液浓度(%) | ||||||||
0 | 0.6 | 1.2 | 2.3 | 3.4 | 4.5 | 5.5 | 6.6 | |
萌发率(%) | 76 | 64 | 61 | 44 | 31 | 7 | 5 | 2 |
蒸馏水处理后的萌发率(%) | 5 | 4 | 3 | 12 | 14 | 45 | 44 | 43 |
(2)实验步骤②中的温度应为
(3)分析步骤②所得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在自然生长环境中,刚播种在沼泽地(盐分浓度大于4.5%)的梭梭种子会处于休眠状态。请推测梭梭种子能否在来年融雪时期萌发,并说明理由: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10 . 如图是小柯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所设计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1)小柯在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小妍认为种子数量越多越好,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请你判断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 。
(2)C装置水较多且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___________ 。
(3)若要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请你结合上述实验装置,补充设计方案(可以画图表示)___________ 。
(2)C装置水较多且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
(3)若要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请你结合上述实验装置,补充设计方案(可以画图表示)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