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滑轮重 G/N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 高度 h/m

动 力 F /N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3

1

0.1

0.7

0.3

47.6%

2

2

0.1

1.1

0.3

60.6%

3

4

0.1

2

0.3

____

(1)请在表格下图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并在表格最后一栏写出正确的机械效率 ;_______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 _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目的是为了______(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2024-05-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题
2 . 小明利用三块材质相同、长度不相等的木板,组装成三个高度相同的斜面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下表是他记录的有关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倾斜程度

物块重量G/N

斜面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总功W/J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1.5

0.3

0.45

0.8

1.0

0.8

56%

2

较陡

1.5

0.3

0.45

0.9

0.8

0.72

63%

3

最陡

1.5

0.3

0.45

1.0

0.6



(1)实验过程中,应拉动木块做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在第3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总功是___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3)由上表可知,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
2024-03-1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
3 . 有一斜面长s=5m,高h=3m,用弹簧测力计把一物块沿斜面从底部匀速拉到顶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忽略弹簧秤自重,若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

(1)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N,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2)使用斜面可以省力,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斜面倾斜角度增加,则斜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80%(选填“大于”、“小于”、“不变”或“无法判断”)。
2024-03-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科学试卷
4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钩码总重G为1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
(2)钩码从A点改挂在B点后,拉力作用点及拉力方向都不变,此时把相同的钩码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所测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4-03-0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1

2

0.1

1.0

0.3

66.7%

2

4

0.1

1.7

0.3

78.4%

3

6

0.1

2.4

0.3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第三次测量中,带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
(4)小静分析表中数据发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24-03-0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东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检测科学测试卷
6 .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66.7%

2

4

0.1

1.7

0.3

78.4%

3

6

0.1

2.4

0.3


(1)在第3次测量中,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024-03-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独立作业科学试卷
7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4

0.10

1.8

0.3

74.1

2

6

0.10

2.5

0.3


3

6

0.15

2.5

0.45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3)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24-03-0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东方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8 .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钩码重力G/N

动滑轮重G/N

钩码上升的距离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

1

2

0.8

5

1

15

66.7%

2

4

0.8

5

1.7

15

\

3

6

0.8

5

\

15

83.3%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_______(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2)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某次实验时将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记为F,钩码重记为G,动滑轮重记为G′,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记为s,钩码提升高度记为h,不计绳子重及摩擦。则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关系中错误的是_____
A.
B.
C.
2024-03-0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弘益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9 . 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所拉的木块重力有关,小强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体的重力G/N

斜面的高度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的长度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10

0.2

5.5

1

36.4%

2

较陡

10

0.4

7.0

1

57.1%

3

最陡

10

0.6

8.5

1

70.6%

(1)上述表中实验数据是探究_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强”)的猜想;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匀速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③比较几次所计算的机械效率的大小,得出结论。
2023-12-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共同体学科素养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
10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图。实验前他做了如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他在实验时,首先在倾斜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     运动,并记录实验数据,后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在木板上分别垫棉布、玻璃的方法又做了二次实验,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都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数据如图:

(1)将题目中的空补充完整:_______
(2)第1次实验,斜面机械效率是 ________

实验次数

斜面材料

木块重G/N

斜面高h/m

拉力F/N

斜面长s/m

机械效率

1

木板

20

0.1

5

0.5


2

棉布

20

0.1

6

0.5

67%

3

皮硝

20

0.1

4.5

0.5

89%

(3)根据小明的实验操作获得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较完整的结论是:_________
2023-12-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