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数千年来,人们无约束放垦开荒,后来又战乱不断,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引发了沙尘暴,生态平衡被破坏,繁华一时的胜景终究湮灭在漫漫黄沙之中。1988年,出于对沙漠的热爱和荒漠化的担忧,某集团开始库布其的治沙征途。30年来,某集团在这片沙海中绿化969万亩,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把漫天黄沙变成“绿色银行”,又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光伏发电模式,实现了商业、生态、扶贫协同发展,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库布齐沙漠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148种,哺乳类29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4种。
(1)资料中,验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做法是______。库布齐沙漠由于无约束放垦、战乱等原因导致荒漠化,生态平衡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库布齐沙漠从产生沙尘暴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又从漫天黄沙变成“绿色银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两栖类相比,爬行类更适应库布齐沙漠的生活环境是因为爬行动物__________
(3)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____________,这种发育幼体在____________与成体有较大差异。
2022-1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16校联盟(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不久,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形,神经错乱甚至死亡。后来才发现,这不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汞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1)水中汞物质会沿着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到食物链的顶级生物可以达到数千至数十万倍。汞物质在生物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排出。
(2)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会在生态系统中以某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碳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参与的。
(3)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人类发展史上许多类似的事例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摄食微塑料的生物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1)资料中的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鲸生活在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沙蚕、贝类等属于______________,其误食的微塑料会通过捕食关系沿______________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3)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实验中甲组起______________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______________。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列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2022-11-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 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_____、水、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3)“万物生长靠太阳”,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 _____
(4)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_____
(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_____(答一点即可)。
2022-10-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2022年3月5日,东营市宣贯《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活动暨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开馆启动仪式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该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应分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投放,但仍有一些市民未严格执行分类标准,将废旧电池随意投放。研究表明,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步骤:①取一节废旧电池,将外壳锯开露出内容物;②在A、B两个培养皿中各放入一颗大蒜,加入等量清水没过大蒜底部;③在 A 培养皿中放入锯开的废旧电池,B培养皿不放电池;④将 A、B培养皿放置在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观察比较蒜苗的生长情况。一周后,实验结果如下:

培养皿

有无电池

生长情况

A

有废旧电池

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

B

无废旧电池

生长正常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B为_______组。两组装置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以采取_________等措施减少实验误差。
(3)比较A、B两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下列四个垃圾箱中的________

(4)假如你是所在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你会采取哪些方式引导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请改进实验中不足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12·江苏南京·一模
6 . 资料一:今年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资料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严重干旱,洪湖水原有53万余亩,现只剩下6万余亩
资料三:如图是一幅漫画:

(1)沙尘暴和大面积干旱都与人类______相关。
(2)植被丰富的地区空气湿度较大,原因是植物可以通过______作用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水分。
(3)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______
(4)请你写出一点看完资料三后的感想:______
2022-04-04更新 | 161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3.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同步测试
7 .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的呼吸的问题:

(1)如图所示,某人吞咽时,因__________没有及时盖住喉口,发生急性呼吸道异物阻塞,造成呼吸困难。这时应对他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迫使其上腹部下陷。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其操作原理是:由于上腹部下陷,造成__________突然上升,胸腔容积__________,肺内气压__________,这样每次冲击可以为呼吸道提供一定的气量,从而将异物排出。
(2)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
2022-03-0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大会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昆明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将全面总结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谋划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蓝图。
据了解,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这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
兖州区结合自身实际,建设龙湖湿地生态振兴项目和兖州区泗河绿色发展带的引领工程,是济宁市生态环建设“十二明珠”之一。龙湖湿地建成后,与青莲公园、金口坝、大禹公园马桥湿地等串联形成泗河绿色发展带上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打造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龙湖湿地内有雪松1320棵,果树1000棵,冬青4000棵,大叶女贞1000棵,金银花80000株,美化了环境,还有鲢鱼、鲫鱼等多种淡水鱼类和河蚌、蜗牛等动物畅游泗河中,更有白鹭、大鸨、雁鸭类等多种鸟类徜徉其间,构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画卷。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①基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上面资料中体现的层次是_____(填序号)。
(2)生物圈中的生物,除了资料中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各种微生物,其中______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的循环。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保护生态,构建地球生命“命运共同体”的观念,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使用价值。
(5)湿地生态系统能够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被人们誉为“地球之____”,我们应该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2022-02-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镉大米,一般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镉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用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小鼠有多大的危害呢?
(二)实验过程:
①取32只体重为30g,健康的、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②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组别镉浓度(mg/mL)生理盐水用量24h死亡率
A010mL0
B0.01510mL2
C0.03010mL3
D0.04510mL6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2)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
(3)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必须_______。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___________
(4)“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_______最终不断在人体内积累,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作为一名公民,你将如何去做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大气中______________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
(2)植物通过____________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
(3)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可以增加降水量,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可以美化环境等,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离不开环境
(4)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下列人类活动中,与此目标不符合的是      
A.各级机关倡导无纸化办公
B.选择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
C.大力发展火电厂,增加发电量,满足用电需求
D.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